只有一流的父母,沒有一流的私塾
我們看到一些走馬燈般的家長,幾乎把國內的讀經學堂轉了個遍,也很少找到像樣的學堂。而實際上只要使自己變成一個一流的母親,此時不管你的孩子在哪裡,那裡都是一流的私塾。
比如說你有一台房車或者一個山洞,一個茅篷,或者只在自己的家裡,這個地方立即就會是陽光燦爛,金沙鋪地,法音宣流,處處都是洞天福地。如果你尚無這個偉大情懷心靈福至;無論走到那裡,清泉也會變得渾濁乃至成毒液,妻子會變得醜陋而似羅剎,丈夫會變得軟弱而如牛馬,師者會變無知和愚昧。只有一流的父母,沒有一流的私塾!
但孔母和孟母不是這樣的,她帶著孩子住在任何一個學堂隔壁,都可以把孩子教育成大師。但不同的是:孟母搬遷到學堂的隔壁,並不會給學堂其他孩子帶來任何好運;每個母親所能負責的只能是自己的孩子。
這就意味著你必需是一個好母親,不然走到那裡,你可能會不停換下去。知道茶樹嗎?茶樹是樹中的君子。樹的特性是落地生根;茶樹更是如此,一但種下是不能移植的。但一些家長似乎有專對土地不滿的嗜好,孩子剛剛才適應了一年半載,就十分勤快的換個地方,究竟是你不懂得種呢?還是土地真的不好呢?是雨露滋潤不夠均等,還是風雷不夠及時,或者天地存私看人行事於偏心?
《莊子》有一寓言謂種樹者,有一個老人善於樹管理花圃而聞名(大約是在莊周所居住地宋國今河南商丘一帶,種樹是技術活,不容易的);有人試圖學習他,用盡各種方式,但您怎麼學都不行,種活的概率總是不高。後來國君請問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老人回答說我並沒有特殊的技能,只是一種下去培土澆水後然順著樹的性情再也不管他而己。而其它那些外行的種樹人,天天焦頭爛額,性子比樹都急,總是不停的在折騰;今天摸一摸,明天搖一搖,怎麼看都像有病一樣,等幾天看它沒發芽就撥出來看一看,如此下來那些樹哪有活下來的可能呢?國君恍然大悟:多謝先生!原來種樹和治國一樣的,我明白應該怎麼治理國家了。
我們通常是給別人教不放心,給自己教又教不了,這樣反複折騰來折騰去,就把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那點時間給折騰完了。
而怎麼成就一個孩子呢?如果你是有夠的心性,則不妨自己教,但這個難度是很高的;身為家長通常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因為即便是孟子並不特意提倡自己可以教自己的孩子。包括我都不教,而是我從來都不教。在家裡早期中文由母親帶以外,其餘各項都有自己的老師。只是這個方法分工時間段上很巧妙,需要極高的細節把握。所以一個家長若沒有在心性上有較高的信心和把握;亦不可輕易選擇全程之自帶。但我本人知道自帶之殊勝,所以但凡有信心極強的母親忍不住都要勸她自己來帶孩子。但這的確是極少數人才能做的事情;從送進學堂這麼多,自帶的這麼少我能清楚這一點。
一個定性不高的家長在面對孩子時,會瘋掉的。因為這個家長見地定力的不深,境界會隨著外緣轉,滿眼裡都會是孩子的毛病。讀經及讀經的未來,是有福報的事情;這因為你的開拓而能擁有。我經常問到一些來訪的家長:“您接觸讀經多少年了”?她很自豪的答:“二零零一年就開始了”!我又問:“孩子現在呢”?她很不好意思說:“孩子在小學呢”!
注意:這樣的家長特別多,乃至國內早期開過學堂的他的孩子也重新進入了體制內。讀經好比公交車,上車的多,下車的也多,你需要有高度的智慧,才能把孩子送到人生的終點。
文/張中和(深圳得謙學堂)
相關文章:
后謙書院家長公約 :http://blog.xuite.net/arvin66/icsc/480598239
上學請勿遲到 :http://blog.xuite.net/arvin66/icsc/5485632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