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8日 星期四

敬請關注:王教授病情報告 及 休養期注意事項 一起為王老師祈福



界內各位學長: 


  先生未在交流網存慧答疑已經一個多月了,此間有多位學長來訊詢問,千千均未相告實情,因先生久勞之疾發顯,治療期間因病勢起伏難測,未得好轉前,千千實難相告。今先生經神醫妙手已克頑疾,且有師母在旁精心照料,已然精神氣力大有改善。但欲完全恢復,醫囑至少應有半年的休養。因此才將先生在深圳的發病、治療的經過貼到論壇,並將病因及醫囑未來至少半年的休養期間的注意事項一併貼出,希望各位學長前輩相互提醒,共同護持先生。而今書院講學之風未振,六經心學之慧未宣,道統傳承之種未育,爲生民立命計,萬勿將此濁世明燈油光耗盡是幸。

發病經過:  

7月14先生大陸最後一站由上海飛深圳,因連日勞乏,面色灰暗,聲音暗啞,且伴發無力短咳。先生並未認真,只說因感冒引起,無大礙。  

7月15先生往香港參加
溫金海先生舉辦的讀經大會並發言,當夜又應衆人之請談話至深夜。  

7月17返深圳,此
先生已轉爲無力沈咳,深圳讀經諸友似有預感先生久咳之疾若不及時醫治必有大瘍,因此懇請先生駐足療疾。  

7月18天津神醫張老(醫聖張仲景之後人)于電話中聞聲診斷先生肺部因長期發聲耗氣勞損已入膏肓之態,須立即醫療,但恐先生舟車再勞,劇增病情,乃阻止先生北上就診。  7月19張大夫不顧家中女兒待産,親赴深圳爲先生診治。

病情介紹:   

先生十余年間爲讀經之推廣嘔心瀝血,大小演講無法記數,且場場以不朽之真心作杜鵑之啼血,耗氣傷肺久矣,每到一處演講完畢還熱情接待讀經朋友答疑解難,常至午夜,勞神虛乏久矣。又先生之演講常是天南地北各處奔波,陰陽時節地氣水土不和之濁氣侵蝕,臟腑不調久矣。   

據張大夫言,其行醫一生,還未見像先生這樣如此勞心,勞神,長久耗氣的病人,50多歲的年紀說了100年的話,張大夫說先生一直被兩件事情所騙,一者先生因年少習武,肌肉骨骼底氣深厚,二者先生毅力超常,性情懇切,只要上臺開講精神會聚,不覺勞乏。因此先生每自以爲身體尚健,然長久的耗氣
勞損先生的肺臟已然是80歲的狀態,近幾年每到冬天必會久咳,每次先生都會認爲是一時感冒症狀,從不措意,積勞成疾遂入膏肓。   

醫囑先生不許說話,不許下樓,不許晚睡,肺部癰潰未清除前,張老都心懷恐懼。   

15
天後癰潰消除,再次調方觀察。   

30
後張老才歡喜的告訴我先生病勢已乾坤扭轉。   

近日爲鞏固療效,遵醫囑將往蜀地調養(應四川時氣)至少須20天。

恢復期注意事項:   

半年內不宜耗氣講話,晚11點前入睡養神,不得舟車勞頓跨域奔波。只要遵醫囑調養,新生的肺經功能恢復
先生自可回復40歲的身體狀況。各位學長的問候祝福發在網上即可,張大夫說近期之內先生講話操勞越少越好,願大家一起護持,用這半年的調養換回20年的精神體力,
相信先生徹底恢復之後將親切活躍如初。希望各位學長傳達。                                          

讀經學人千千 (孟丹梅報告

又及:先生所居之處沒有電腦網路,即便有,先生也無法使用大陸的文字錄入程式,因此先生囑我向交流網上讀經諸友至歉,並懇切希望大家以讀經大業爲念,能夠積極討論,代替先生熱情答疑,勿以先生因病休養,久未上網爲憾。 

http://yp719.et.cyu.edu.tw/cgi-bin/topic.cgi?forum=6&topic=1106&replynum=last#bottom


========================================================================================


轉貼各界的關懷~


 


    天津在謙學堂:天津清羽: 


  先生!先生!


讀罷此文淚如雨下,雖早知先生身體不適,亦覺其操勞過甚,但不知已到山窮水盡之處,幸而有此轉機,天將以先生爲木鐸,亦必使先生重回昔日之體魄,本擬有所祈禱祝盼,一時語塞不知所云不知所云!


 


 


      山東王財貴經典幼兒園家長:


如是祈禱天佑貴人,祈求天地間一切善力護持先生。


我爲自己的不精進,深感愧疚。 


 


 


      張麗華(Delfi)


 前日接獲老師短訊云:


我因病調養須九月中才能返臺,你及學園安好否.



今晚讀罷此文,才知老師病況若此,才知老師病中,仍掛心我輩之瑣事,仍囑附




大家以讀經大業爲念,積極上網討論,熱情答疑。...


 


一思及此, 不禁心中大慟, 淚眼凝咽. 恨不能為之分憂解勞,愧不能善力護持老 師......


 


 


    陜西鹹陽:wuhaibo


 


題季謙先生


 ~~ 雙眼淚充,爲先生祈禱!




不求名和利,只爲真知傳.
烏絲落霜雪,舊貌換新顔.
悠悠十三載,志猶恒如前.
一顆赤子心,躍動於民間.


 


 


 


    高雄地欽


 


 煩請    千千老師代為轉達    小弟     祝禱之意    祝福教授     早日康復  


他日定能   佛日增輝   法輪常轉   
吾每日早晚獻香禮佛時  亦會祈請十方諸佛菩薩加持教授  早日除去身體障礙   恢復康健身體  造福無量大眾   是乃人類之福

另讀經師資進階課程     我也是認為宜請人   代為授課  至於主持事宜更是費神  更不宜也   國內自有大德堪為領眾  請教授安心休養

地欽在此亦拜託十方大德共同為教授祈福   幫助教授早日康復


 




    王柏林


 


上半年,先生到大陸講學時,見到先生憔悴的神態,我就預感不妙,不想果然身染沈疾,獲此消息,實讓我等心痛不已。心痛之余,引人沈思,“有事弟子服其勞”,此乃先聖遺訓,爲什麽我們這些弟子就不能爲先生分擔責任呢?從現在到讀經學子的真正崛起尚有幾年時間(他們長大了,讀經界就不缺少人才了),這其間的工作誰做?總不能讓先生一人任勞吧?這裏涉及到一個沈重的話題——接班人的問題。(古代皇帝一登基就會考慮接班人問題的。)哪怕先生年輕,都是要考慮這個問題的。先生是經典教育偉大事業的舵手,那麽下一個舵手在哪里呢?如果出現了,爲什麽還要先生事事親勞呢?(太子也要監國嗎!)


 


天幸有神醫眷顧,先生得以康復,但此教訓不可或忘。弟子們一定要爲先生分勞,另外我也要勸先生一句,“兒孫自有兒孫福”,要想開一點,不要事事親勞。諸葛武侯的悲劇不能在先生身上重演。


 


許多演講內容都是差不多的,爲什麽要先生反復地重復這些工作?一些內容差不多的演講或座談會應該由弟子代勞,而不能讓這些煩瑣之事侵奪先生的精力。許多人出於對先生的崇敬,事事都想得到先生的親自指導,聽到先生的親口教誨,以此作爲自己莫大的榮幸或榮耀(包括本人),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卻讓先生忙不勝忙。其實,許多事情先生的弟子們是可以解決的,只是人們對他們的信心不足而已。因而我提議,對於一些傑出的經典教育人士,請先生授予他們嫡傳弟子的“頭銜”(我想人們對這個頭銜是買帳的),讓他們代表先生去作那些(炒現飯式的)演講。這樣做既可以減輕先生的負擔,又可以讓弟子們得到鍛煉,幫助弟子樹立威望。而先生今後的工作重點應放在符合“舵手”身份的重要事務之上。


 


 


    合肥小篩子義學私塾:思想的篩子


 


季謙老師的病是爲大陸讀經教育操勞而成。


這幾年不知幫我們背負了多少無明業力。
我們這些致力文化復興的同胞們當反省。
同時我們一起祝願老師身體健康。


 


 


    王老師的女兒:采祺


 


基金會活動王老師自個兒也是不肯不出席的


不過大家可以限制他,請他縮短講話時間;
課上的同學師長們,如有新學員提出您熟悉的問題
請儘量幫忙回答,讓老師少用喉嚨;
王老師回台後,請各位關心的師友,少用電話,多用email或簡訊.尤其晚間九點以後,千萬不要與他長談。


 


 王老師近年來,經常睡眠不足,南北奔波(寒暑假時更國內外跑).他經常的週未行程,是週五下午結束師院課程,坐車回臺北師大講授佛性與般若晚上十一點搭夜車到高雄,預備隔天一早八九點參加活動週六下午活動結束後,趕著再回另一地,或者是一場演講,或是一個餐會.會後常有提問或對談,往往又忙到夜深;之後休息一晚,因為活動早已排定,週日可能再次回到臺北這一忙,又是到了七晚八晚.但即使再累也必需回到台中,準備隔天星期一上班....




如此全年無休,說他是預支往後十年廿年的生命在支撐讀經活動,亦不為過!

有些活動提供有車馬費,但大多數的行程,王老師都是自費
為了節省,他總是坐長途巴士,而不搭火車(所以他經常塞車遲到),更遑論高鐵或飛機;搭過長途車程的人都知道,雖然坐著不動,旅途仍然是很勞累的,何況是兩三天內搭上個五六七八趟呢?

在此想建議基金會及關心王老師的朋友們
可以將王老師南北主要的行程詳列在此
往來機場,火車站等短程
請有私家車的朋友們儘量提供便車
如此可以減少老師提著重重的公事包等車. 換車的辛勞
(如果您有機會見到王老師您可以試提他的包包,實在是容易損壞關節的)

在此也謝謝張醫師和內地的朋友
相信在諸位讀經朋友的通力合作之下
王老師的身體會一日好過一日!


 


 


◎ 山東王財貴經典學堂:乃學書生


 


恭祝先生早日康復。


我們老實讀經,是對先生最大的安慰。


http://yp719.et.cyu.edu.tw/cgi-bin/topic.cgi?forum=14&topic=113&start=12&show=0


 


 


◎這是去年隨行老師去大陸演講,回來後寫的,此次重看此文,更覺感傷:



今年十月,我隨行王老師於大陸讀經推廣之行。我只趕上山東的萊州、萊西、青島和濟南之行程,雖短短數日,深深感受到老師的辛勞。連日來馬不停蹄的讀經演說、長途的舟車奔波、應接不暇的訪談、求字與求解疑者眾多,時時見老師都是遲遲而眠,清晨早早趕場,鮮少休息之時。隨行在旁的我們都為之心憂,心中計想著如何為老師解勞。自山東歸來後,隨即接獲趙升君老師的來信,喜見信中提出具體建議,故貼文於此,望諸位學友們共參:

10月3日,後學至京見王老師,乍見之下,萬語千言,一時竟無語凝噎。十幾天來,老師瘦削的身軀,滿臉憔悴不時現在目前,揮之不去。誠然讀經教育不能沒有王老師,讀經界的朋友,需要王老師。但爲了讀經大業的發展,人類慧命之延續,王老師血肉之軀需要休息。

易云:聖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養聖賢。爲了讀經事業,文化的延續,王老師嘔心瀝血,爲法忘軀。愚以爲王老師已非一人一家之王財貴,乃天下衆生之善導,是以所在是處皆應為其善養善供,此乃其弟子與隨眾者所應為之珍重視之之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