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5日 星期一

預防腸病毒,大家一起來

為有效防治腸病毒入侵校園,請各位家長密切配合以下措施:


1.    即日起,凡發生高燒現象之小朋友,一律必需向老師請假,嚴禁進入讀經班,待症狀消失後始得復學。


2.    如果小朋友發生高燒現象,並且在口,手,足發現水泡時,我們會請家長立即帶小朋友就醫,並且向學校請假一週(含假日共七天,必要時得延長請假,本班得管制復學)。


3.    請各位家長於居家環境,假日出遊時,注意飲食及衛生。萬一發生感染現象,請務必發揮愛屋及烏之公德心,讓小朋友居家休養,以避免擴大傳染!


以上 敬請合作  后謙讀經班 敬上


 


炎炎夏日,如何避免腸病毒                后謙讀經班特別訊刋


轉眼間,又到了炎炎夏日,在這個適合戲水的季節裡,令人聞名色變的疾病正虎視眈眈的蓄勢待發。如何避免腸病毒,已經成為每一個人必需具備的常識。以下將為您簡單介紹一下腸病毒的相關資訊:


   腸病毒是怎麼傳染的?


口水、鼻涕及皮膚上潰瘍的水泡等途徑。帶病毒感染者的口鼻分泌物、咳嗽、打噴嚏飛沫,或是吃進被含有病毒之糞便所污染的食物而受傳染。要注意的是,玩具常成為兒童間傳染的媒介,尤其是帶毛的玩具更容易因接觸幼童口嘴造成大量病毒感染而發病。



 


   發病後仍要注意傳染!


 


由於腸病毒在發病後的一週內傳染力最高,需特別注意感染者之隔離照顧


腸病毒從感染到發病多久?


腸病毒進入人體之後,潛伏期:2-10天,平均約3-5天。


    腸病毒症狀特徵:手足口病!


病人會在手掌、腳掌、膝蓋與臀部周圍出現稍微隆起的紅疹,疹子的頂端大多有小水泡,口腔也會有潰瘍。疱疹性咽脥炎大多會發高燒,特點是在口腔後部出現水泡,然後很快地破掉變成潰瘍。








什麼情況下必須立刻就醫?


1.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應即早就醫,一般神經併發症是 在發疹2-4天後出現。


2.肌躍型抽搐(類似受到驚嚇的突發性全身肌肉收縮動作)。


3.持續嘔吐。


4.持續發燒、活動力降低、煩躁不安、意識變化、昏迷、頸部僵硬、肢體麻痺、抽搐、呼吸急促、全身無力、心跳加快或心律不整等。



  


   家中有感染腸病毒怎麼辦?


 


1.小心處理病患之排泄物(糞便、口水鼻涕之類的分泌物),如果碰到他們用過的衛生紙或其他物品,應立即洗手。《看看正確洗手法》 


2.對已經感染腸病毒的小朋友,可建議他適當休息補睡眠與適當補充水分,並依照醫生指示接受治療、並且停止上學,應在家休息等。


3對家中之第二個感染到腸病毒的病人,尤其是小寶寶要特別小心,他所接受的病毒量往往較高,腸病毒病狀嚴重程度可能提高。



    怎麼樣把手洗乾淨?


 


"有洗手就有保佑"!肥皂可以幫你殺死一些沾在手上的細菌,正確洗手步驟有五個口訣


@------在水龍頭下把兩手淋濕,記住要全部淋濕,可不是只淋一根小指頭。


@------擦上肥皂手心手背搓揉起泡約二十秒(或30下以上)。


兩手掌心互相磨擦。


兩手揉搓自手背至手指(特別要注意清潔戴戒指處)。


兩手揉搓手掌及手背。


作拉手姿勢以磨擦手指尖。


@-------用清水將雙手洗淨。


@-------捧水將水龍頭沖洗乾淨,再關閉水龍頭。


@-------用乾淨毛巾或擦手紙巾將手擦乾。



 


 


如何預防腸病毒?


 


1.時時注意個人衛生,經常正確洗手。如何正確洗手呢?


2.保持環境衛生整潔與室內通風良好。


3.腸病毒流行的期間,儘量不要去過度擁擠之公共場所,如百貨公司遊樂場等等 地方、在學校也要保持好的衛生習慣,常常洗手,發現有同學或朋友可能感染 到腸病毒,請他趕快就醫,並且暫時跟他保持距離以免受到感染。


4.提高身體的免疫能力,就能防止病毒的入侵,所以平日要多多注意營養、均衡飲食、充足運動及睡眠,來增強個人的免疫能力。


5.年紀比較小的小朋友,特別是三歲下的兒童,併發腦炎、類小兒麻痺症候群或肺水腫等嚴重症狀比率特別高,因此如果是跟這些年紀比較小的小朋友玩,更要特別注意你的衛生習慣,避免將腸病毒傳染給其他小朋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