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30日 星期四

一個時間、一種教育、開發孩子全部的能力

兒童的本性善於記憶和模仿,而拙於理解分析。兒童的國學教育正是順應兒童的這種天性,通過誦讀的方式,讓兒童很自然的將國學經典記憶在心中。通過這種簡單的、兒童並不反感的方式,全面提升兒童的各種能力。


1、提升記憶力:在誦讀的過程中,充分調動聽覺神經、視覺神經、觸覺神經以及大腦的潛意識。整個過程就是提升各種神經敏感度,提高記憶力的過程。一般人的記憶力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減退。而接受過讀經教育的孩子,基本可以達到過目不忘的程度。很多讀經教育成長起來的人甚至到了七十多歲,依然頭腦聰明,過目不忘。記憶力是人類進行學習的最基礎能力,沒有記憶力,人就無法學習。記憶力和學習能力是成正比的,記憶力也跟聰明程度是成正比的。所以誦讀教育,首先給孩子的是學習一切文化的最基礎的能力。


2、提升注意力:很多孩子上學以後,表現得散漫、多動、注意力難以集中。誦讀訓練,能夠最有效的提升兒童的注意力。兒童對於誦讀非常有興趣,尤其是大家一起讀,更是興致盎然。而誦讀本身就能讓兒童的注意力集中在這一點上。所以,誦讀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兒童的注意力。


3、識字能力:識字是不用特殊教的。人是靠圖形來識別漢字的,而不是靠邏輯來識別漢字。一些漢字經常出現在兒童的眼前,輔之以讀音,兒童就自然能夠認識這些漢字。在誦讀經典的時候,這些漢字的形狀和讀音不斷的在孩子頭腦中重複,久而久之,很自然的就能夠記住。孩子就能夠認識這些漢字。識字速度能達到每年2000個。所以,讀經三年的孩子,常用漢字幾乎都能認識了。


4、閱讀能力:兒童天生就喜歡閱讀。通過1-2年的讀經教育,兒童能夠認識大部分常用漢字,他們就能夠進行閱讀,甚至閱讀深度的書籍。兒童很喜歡讀書,只要大人不破壞兒童閱讀的情緒,他們就能主動閱讀。而且隨著讀經量和閱讀量的增加,兒童閱讀能力會突飛猛進的提高。因此閱讀是不用教育的。用分段、段意的方法培養不出兒童的閱讀能力,只會讓兒童越來越討厭閱讀。而我們的學校正好用這種錯誤的方式來教育學生,所以多數學生一畢業,就不喜歡讀書了。誦讀國學經典,本身就是在閱讀最好的書籍。通過誦讀,識字量迅速增加,之後就可以閱讀各種書籍。而且因為識字量大,他們更有興趣閱讀各種書籍。誦讀一定量的經典以後,孩子也能夠很自然的理解晦澀難懂的文言文。所以孩子可以閱讀具有深度的中國書籍。誦讀經典是全面提升孩子深度的閱讀能力的最好方法。沒有接受過誦讀訓練的人,對閱讀幾乎都沒有多少興趣。小時候多少還有興趣,越長大越沒有興趣。因為他們的閱讀能力沒有提升上來,稍微有點深度的書就看不懂了。所以,如今大部分成年人都失去了深造的能力。


5、文學作文能力:寫好作文,主要在於思想和詞彙。將經典記憶在心中,心中便有了最深度的思想,同時也有了最優美的詞彙,作文順理成章。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能吟”,“熟讀經書十三部,不通文章也能通”。組詞、造句、作文:學生上學以後,老師一般都很關心這三種能力,每天都進行訓練。其實只要孩子多讀經,多讀書,就自然的會組詞、造句、作文。如果讀得少,無論怎麼訓練,也不可能有這種能力。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孩子的心靈中沒有思想,缺少詞彙怎麼能組詞、造句、作文呢?現在很多大學畢業生連作文都寫不好,其原因就在這裡。但是今天教孩子作文,沒有從孩子的思想和詞彙上下功夫,只讓孩子空想。“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孩子的作文只能照作文選抄,乾癟無味。讀經的孩子,組詞、造句、作文,都變得簡單愉快。所以通過讀經教育,會給兒童打下相當的文學功底。詩詞文賦不再遙不可及。


6、語言表達能力:現在很多人認為表達能力是一個人非常重要的能力,因此從小就訓練孩子,讓孩子盡可能的在各種場合去表達、表現自己。跟作文一樣,有思想有語言的人才能有口才。而單純以技能的形式鍛煉表達能力是徒勞的。


7、外語能力:我們學了十幾年的外語,連天氣都問不好。不是我們不努力,而是方法不對。聽讀訓練是學好外語的唯一方法。讀經教育剛好是讓孩子聽外語錄音,跟外語錄音來讀,而讀的內容是最經典的外國文學作品。所以讀經就能學好外語,而且能學很深度的外語。心理學家認為只要人能夠背誦足夠量的句子,就能自己從這些句子中摸索出語言的規律。所以教外語,不需要講語法,不需要背單詞,只要跟著錄音誦讀就可以了。等背誦了足夠的外文經典,再去請一個外教,事半功倍。


8、道德修養的基礎:一個人,沒有化學知識,沒有物理知識,沒有天文知識,至少還是人。但是如果一個人沒有了仁義禮智信,別人就會說“這個人,不是人”。中國的經典中,很大成分都在講述為人處事的道理。孩子從小把這些道理記憶在心裡,就奠定了孩子一生道德修養的基礎,也奠定了高明的為人處事的智慧。


9、動手能力:皮亞傑在100年前創立了發展心理學的基礎理論,他著重研究行為對兒童智力的影響,並認為運動對兒童智力的發展有相當的促進作用。以此建立了很多關於動手能力的課程。但其實真正的動手能力是在勞動中學習的。也就是在家多讓孩子做家務,孩子的動手能力自然就得到提高。手腳的協調能力、管理運動的腦半球都能夠順利得到發展。另外一種教育方法就是體育,以武術和瑜伽最好。這兩種運動能讓人身體運動達到一種最佳的協調。不需要用其它的課程和方法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力。


10、演講與口才能力:誦讀的過程,就是訓練口齒表達的過程。相聲演員要每天練習繞口令。而經典中的很多章句,都比繞口令更難讀。孩子在誦讀的過程中,口齒就會越來越清晰。隨著經典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孩子的思維能力逐步提升,演講與口才將不再困難。


11、邏輯思維能力:語言是邏輯思維的基礎,學習深度的語言能夠帶來高度思維能力。經過中英文誦讀訓練,能夠迅速提高兒童的邏輯思維能力,日後能夠很輕鬆的應付數理化學習。


12、 藝術修養的提升:藝術心靈不是教出來的,而是環境薰陶出來的。每天為孩子播放古典音樂、看世界名畫,讓這些優美的旋律、色彩和線條來提升孩子的藝術修養。


13、輕鬆的學習學校的課程:經過一段時間的讀經訓練,兒童的智慧和潛能被激發出來以後,他們可以用非常少的時間學會小學、中學的各種科目的課程,並取得好成績。


14、數學能力:數學是大腦的體操,其實就是思維的遊戲,思維是不大需要訓練的,過分訓練思維反而會起到反作用。所以數學不要提早學習。可以用玩的方式培養兒童的思維能力,比如:圍棋。圍棋既能培養記憶力,又能培養邏輯思維能力,還能培養抽象思維能力,還能培養思考速度。當一個人邏輯思維發展比較好時,再來學習數學,是非常容易的。數學是邏輯思維的運用,而不能培養邏輯思維。這一點要牢記。


孩子的時間如同孩子的生命一樣寶貴,只有給孩子安排最有效率的教育,才是在珍惜孩子的時間和生命。誦讀國學經典,是最有效率的教育,也是最經濟的教育,一個時間、一種教育,開發孩子全部的能力。




讀經班課程規劃詳見~


http://blog.xuite.net/arvin66/icsc/3271365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