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

戴口罩,勤洗手,避免感染[諾羅病毒]



諾羅病毒疫情持續升溫,依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疫情監測資料顯示,過去一個月,因腹瀉掛急診的患者是去年同期二倍多,過去一星期的累計病例更突破一萬人,創五年來同期新高。后謙讀經班將持續加強進行清潔消毒工作!亦請各位家長如有帶小孩進入公共場所時,必需養成戴口罩,勤洗手好習慣,以徹底減少感染源。諾羅病毒感染力極強,如有感染者請務必向學校請假在家休息!謝謝配合~


感染諾羅病毒 補充水份多休息 2、3天自然痊癒








諾羅病毒全球快速蔓延,雖然台灣目前沒有出現重症或死亡病例,但疾管局還是提醒民眾,由於諾羅病毒經由糞便、口水傳染,因此病人嘔吐或排泄物污染的物品,都要用稀釋漂白水擦洗,還要養成正確的洗手習慣,如果不幸被傳染,注意補充水份多休息,症狀解除後就會痊癒。(吳霈蓁報導) 


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諾羅病毒並無特效藥,而且傳染力很強,但一般健康人只要接受治療、注意補充水分,大約二到三天就會痊癒,而雖然台灣目前並沒有因諾羅病毒而造成的重症或死亡的個案,但是老年人或免疫功能較差的人要特別注意。 


周志浩說:「諾羅病毒的病程很短,潛伏期大概十二個小時到二天左右,有可能比一般細菌病毒來的長一點,但諾羅病毒所幸還好的是,拉肚子後恢復期滿快的,但不管怎樣,這段時間傳染力還是非常強。」 


周志浩指出,由於諾羅病毒是經由糞口傳染,病人嘔吐或排泄物污染的物品,都要用稀釋漂白水擦洗,清潔者最好戴口罩和手套,另外,正確的勤洗手很重要,但酒精性乾洗手對諾羅病毒效果有限,最好的方法還是要用肥皂和大量水沖洗,才能有效洗淨。




諾羅病毒英語Norovirus,NV),又稱為諾如病毒諾沃克病毒膿融病毒,是一種引起非細菌性急性胃腸炎的病毒。諾羅病毒的特徵是感染人口密度較高和衛生環境差的地方,如郵輪。諾羅病毒是由糞便、口水傳染,人若吃了被感染的蚌類也會感染。


一般徵狀主要有嘔吐腹瀉、腹痛、低燒等。徵狀一般維持12至60小時後自行消退,但病毒的排泄會延續2星期左右。如腹瀉厲害,容易發生脫水休克等徵狀。


[編輯]潛伏期


潛伏期通常為24至48小時。


[編輯]傳播途徑


諾羅病毒的感染全年均可發生,尤以冬季較多。


傳播途徑主要有感染性食物中毒和傳染性胃腸炎。生食海貝類及牡蠣等水生動物是該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也會從非細菌性急性胃腸炎患者的嘔吐物及糞便,或者乾燥之後通過塵埃感染。


[編輯]醫治方法


此病沒有特別方法醫治,患者需注意保暖並大量飲水。


[編輯]爆發案例



  • 2010年12月廣州從化發生一起水污染引起的諾羅病毒感染事件,共有429人發病,無人死亡。

  • 2012年1月美國郵輪上有500起感染案例。

  • 台灣2012年在校園及養老院有疫情傳出

  • 2012年6月11日,日本石川縣立二水高中357名高二學生前往上海、蘇州等地進行了4天3夜的旅行。回國後139人出現感染徵狀,已有一名學生被檢出諾羅病毒。

  • 2012年10月,德國爆發歷來最大規模的食物中毒案件,造成一萬一千多名學童上吐下瀉,三十二人送醫治療。德國媒體報導,當局調查後,懷疑遭諾羅病毒污染的中國進口低溫冷凍草莓可能是禍首。

  • 2012年12月13日至16日,日本爆發食物中毒,其中愛知縣名古屋市的49人,千葉縣成田市的60多人,山梨縣甲斐市的319人,廣島市1381人。廣島市保健所在一家便當製造公司的工作人員的排泄物里,發現高傳染性諾羅病毒。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