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與莎拉訣別書 / 與妻訣別書

2010年「親子天下雜誌」主辦「國際品格教育論壇」,特別邀請被喻為全美最好的老師雷夫.艾斯奎(Rafe Esquith)和大帶分享他熱情、創意、永不妥協的教學經驗。


這部影片是雷夫老師在1998年帶著他的學生到高等法院表演的片段內容。男孩背誦的「與莎拉訣別書」,這­封信是在美國南北戰爭時,即將上戰場,並知道自己將會戰死的貝婁少校寫給妻子莎拉的信。小男孩講得真情流露、聲淚俱下,也感動了你和我...... 



《與莎拉訣別書》


作者:蘇利文。貝婁(羅德島志願二軍少校)


我最親愛的莎拉:


各種徵兆已經非常明顯,我們幾天內就會離開這裡,也許是明天,未來恐怕我無法再寫信,所以我現在覺得非寫不可。這樣,有一天我不在人世了,你還能看到我的信,對於目前要去做的事我不擔心、也不缺自信,我的勇氣沒有停歇,也沒有遲疑。


我知道美國文明的存續要靠政府的勝利,對那些為革命犧牲和受苦的人也有所虧欠,我願意-百分之一百的願意,放下我此生所有的喜悅,去協助維護政府,去還清那筆債。


親愛的莎拉,我對你的愛不會死去,這份愛似乎可以無可斬斷的強大繩索維繫著我。但我對國家的愛,就像一陣強風襲來,把我和生命的所有連結,帶到戰場上來。和你共處的美好回憶經常浮現心頭,我感謝上帝,也感謝你,讓我享受這些喜悅如此之久,我很難把它們放下來,也很難把對未來的盼望燒成灰燼,盼望如果上帝應允,未來,我們還能相愛,共同生活,看著我們的兒子長大,膝下承歡


如果我不能全身而返,親愛的莎拉,請不要忘記我多愛你。在戰場上嚥下最後一口氣的那一剎那,我輕喚的會是你的名字……,莎拉,請原諒我曾經對你造成的許多傷痛,我過去是多麼粗心、多麼愚蠢。但是,莎拉,如果亡魂能夠回到這世界,隨時隱形飄忽在摯愛的人的身邊,我會永遠在你附近,不論是最快樂的白晝,或最黑暗的夜晚永遠  永遠。


如果你感覺兩頰上有微風吹拂,那將是我的呼吸。當冷空氣吹襲你的太陽穴,那就是我的靈魂經過。


莎拉,請不要哀悼我的死亡。想像我只是先走一步,在遠方等你。因為我們一定相見…...


186107.14  寫於第一場奔牛戰役之前


=====================================================================================


《與妻訣別書》


作者:林覺民


意映卿卿如晤:


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吾作此書,淚珠和筆墨齊下,不能竟書,而欲擱筆!又恐汝不察吾衷,謂吾忍舍汝而死,謂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為汝言之。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於就死也。吾自遇汝以來,常願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然遍地腥羶,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夠?語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汝體吾此心,於啼泣之餘,亦以天下人為念,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憶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嘗語曰:「與其使我先死也,無寧汝先吾而死。」汝初聞言而怒;後經吾婉解,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辭相答。吾之意,蓋謂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與汝,吾心不忍,故寧請汝先死,吾擔悲也。嗟夫!誰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憶後街之屋,入門穿廊,過前後廳,又三、四折,有小廳,廳旁一室,為吾與汝雙棲之所。初婚三、四月,適冬之望日前後,窗外疏梅篩月影,依稀掩映。吾與汝並肩攜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語?何情不訴?及今思之,空餘淚痕。又回憶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復歸也,汝泣告我:「望今後有遠行,必以具告,我願隨君行。」吾亦既許汝矣。前十餘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語汝;及與汝對,又不能啟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勝悲,故惟日日呼酒買醉。嗟夫!當時余心之悲,蓋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誠願與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時勢觀之,天災可以死,盜賊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輩處今日之中國,無時無地不可以死,到那時使吾眼睜睜看汝死,或使汝眼睜睜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離散不相見,徒使兩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試問古來幾曾見破鏡重圓?則較死尤苦也。將奈之何!今日吾與汝幸雙健,天下之人,不當死而死,與不願離而離者,不可數計;鍾情如我輩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顧汝也。



吾今日死無餘憾,國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歲,轉眼成人,汝其善撫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則亦教其以父志為志,則我死後,尚有兩意洞在也。甚幸!甚幸!



吾家日後當甚貧;貧無所苦,清靜過日而已。吾今與汝無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遙聞汝哭聲,當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則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電感應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實;則吾之死,吾靈尚依依汝旁也,不必以無侶悲!



吾愛汝至。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國!卒不忍獨善其身。嗟乎!紙短情長,所未盡者尚有幾萬千,汝可以模擬得之。吾今不能見汝矣。汝不能舍我,其時時於夢中得我乎!一慟!



辛亥三月二十六夜四鼓意洞手書



2011年11月25日 星期五

第三屆王財貴讀經教育宣導講師培訓簡章


第三屆讀經教育宣導講師培訓


  暨 第一、二屆講師進階培訓


   課       


一、       宗旨:


德國哲學家雅思爾貝斯認為,西元前800至西元前200年之間,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在軸心時代裏,各個文明都出現了偉大的精神導師—古希臘有蘇格拉底,古印度有釋迦牟尼,中國有孔子……他們原創性的思想塑造了不同的文化傳統,也一直影響著人類的生活。尤其指出的是:「每當人類社會面臨危機或新的飛躍的時候,我們總是要回過頭去,看看軸心時代的先哲們是怎麼說的。」


時代在變,環境在變,當世界發生了無數次翻天覆地的變化之後,為什麼經典還可以永垂不朽?因為無論世事如何詭譎,人間如何顛沛,人性始終如一。經典是符合人性的書籍,故能適用於任何時代、任何地點、任何人群。


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其實,何必等到一百遍?在平常的讀誦過程中,總會偶爾有一兩句在不經意中跳出來,大放光明,照亮顏色,撼動心弦……


王財貴教授自1994年起自台灣推廣兒童讀經,即以一人之力遍灑文化種子,十七年來足跡遍布全世界。然而,文化的根苗、人才的培育不是一蹴可幾、一人可致的,「國士胷羅廿四史,村童背誦十三經」的理想世界,亟需更多熱心的朋友來提攜、來護持。台灣,時代之驕子,未來的希望。每一位讀經宣導講師,都應該肩負起對這個時代應有的擔當,擁有獨立思考的膽識,發揮他的創造力,不懼怕,不徬徨,堅實地走出每一步。願我們用人性開導人性,用光明啟發光明,讓每一個人,都能在心靈的激盪中體悟成長的喜悅,以及生命的光輝明朗。


經典是滋養德性與才情的源頭活水,文化教養乃人生必須塗抹的底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從這裏開始,犀利的思維、詩意的靈感、原創性的發明,亦從這裏開始。


「周雖舊邦,其命惟新」,讓我們懷揣一份古聖先賢立心立命的責任與情操,和天地精神相往來,與古今聖賢通氣息,協宇宙規律同節奏,願時代社會更安和!    


二、對象暨人數


宣導講師工作任重道遠,故本培訓計畫採取邀請制。第一、二屆宣導講師推薦之體制內校長、主任、老師優先考慮,其次邀請認同讀經教育且有實際教學或推廣經驗之老師家長,已經參加過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華山書院)讀經教育師資研習會,領有結業證書之讀經學園或社區讀經班教師為主要邀請對象。另邀請第一屆、第二屆宣導講師約二十名參與進階課程並擔任隊輔,合計約六十名。


 三、課程特色:


在此次培訓活動裡,我們敦請王財貴教授親自指導,展開六天(分三次舉辦)的密集講授與座談,間雜以小組研討、文章導讀、經驗交流、試講、參訪等活動,學員可充分發表及提問,並同步進行分區讀書會,研讀儒、釋、道經典義理與讀經教育相關文獻。另有實習及參訪制度,凡實習結束後通過考核者,授予讀經教育宣導講師證書。


四、日期:


◎集中培訓:分三次,每次兩天(星期六~日)


100.12.31-101.01.01 / 101.02.11-02.12 / 101.04.14-04.15


◎分區讀書會:時間不定,由各區成員自行協調訂定


五、報到時間:上課日上午八點三十分


 


六、 地點: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民生路140號)求真樓1樓大廳


                           (位於五權路民權路口之12層高大樓


七、執行說明:


主辦單位: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語文教育學系(讀經教育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社團法人臺灣漢學教育協會


          社團法人臺灣讀經教育學會


          社團法人台灣武藝協會


          財團法人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


          鵝湖雜誌社


 


承辦單位:財團法人臺北市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


指導師長:  王財貴(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 董事長,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兼任教授)


            杜忠誥(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 董事,國立師範大學 退休教授)


            林安梧(慈濟大學宗教系主任,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 董事) 


            彭雅玲(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語教系 主任)


            周碧香(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語教系 教授)


        施枝芳(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語教系 教授)


            高瑋謙(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 教授,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 董事)       


企劃人員:  張淑銘(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 宣導講師會長)


劉子萑(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 宣導講師北區區長)


張麗華(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 宣導講師北區副區長)


陳建利(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 宣導講師中區副區長)


宋育錚(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 宣導講師南區副區長)


工作人員:  蔡淑貴(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 執行長)


            張明貴(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 高專)


周嘉勳(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 高專) 


            李松陽(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 專員)


            巫鳳嬌(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 專員)


 八、課程內容與授課方式:


課程內容王財貴教授讀經教育理論為主,輔以讀經教學實務、讀經推廣現況及展望、經籍大義、文化潮流、生命哲學、教育哲學、體制教學理論、演講技巧及電腦應用、試講、問題與解答等。


授課方式教授講學、研讀資料、分享交流、讀經推廣演說試講為主,輔以經典誦讀、詩歌吟唱、基本武術、團體活動及讀書會、巡迴參訪(時間另訂,經費由個人自行負擔。附註:100/08/0621執行長暨第一屆、二屆宣導講師及眷屬共十一人赴大陸參訪交流,收穫豐碩。)


 九、費用:


為積極推廣讀經教育,課程費用由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贊助支付;交通、停車、住宿費用請自付。(若需要協助,懇請於報名時提早告知,可安排交通共乘及住宿預約中教大國際會館等。)


 十、報名方式:


欲參加者請填具「讀經教育宣導講師培訓報名表」並於100/12/01前電郵李松陽 litas615@gmail.com,電話02-29496834)。報名截止日期:20111201


 十一、修業暨授證:


全程參與通過試講合格者,由基金會發給「讀經教育宣導講師」結業證書。經過宣講實習核定後,由王財貴教授正式受證成為「讀經教育宣導講師」。


 十二、讀經宣導講師之責任與義務:


1)主動舉辦讀經教育宣導活動。


2)接受基金會請託或社會各界邀請,前往宣導。


3)宣導方式有:演講、座談、教學示範等。


4)由邀請單位供給演講費或車馬費。如邀請單位無經費預算則請免費義務宣導。




  第三屆 讀經教育宣導講師培訓課程表  ◎


課程說明:本次課程安排以王財貴教授講學為主要養分;並敦聘文化界教育界各方賢達指導有關古琴、武藝、書道、漢語等相關課程。晨間安排武藝鍛鍊、中午時間有電腦教學,其間以交流互動,與各種精彩晚會,敬邀您的參與!


 


  1st Day   12月31 (六)



                                    主持或主講



08:30~09:00   報到&佈達事項              蔡淑貴執行長


09:00~09:20   開訓/指導師長致詞           彭雅玲主任、王財貴教授


09:20~10:30   精神講話                    王財貴教授


10:30~10:50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施枝芳教授率隊輔、同仁


10:50~12:20   讀經教育宣導講師的志業      王財貴教授


12:20~14:00   午餐 & 午休 & 科技助我     翁靜怡老師


14:00~15:00   相見歡:破冰時間            林佳儀老師


15:00~15:30   經典、人文、下午茶          隊輔、同仁


15:30~17:30   綜合座談                    王教授、蔡執行長


17:30~18:40   晚餐                        隊輔、同仁     


18:40~19:50   跨年活動:經典,祈福,燈火相續    隊輔、同仁


19:50~        自由自在




 2nd Day   01月01(日) 



                         題             主持或主講



08:30~09:00   論語一百                        隊輔、同仁 


09:00~10:20   讀經教育理論(一)              王財貴教授


10:20~10:40   自在茶敘                        隊輔、同仁 


10:40~12:00   讀經教育理論(二)              王財貴教授


12:00~14:00   午餐 & 午休  & 科技助我        翁靜怡老師


14:00~15:00   漢語詩詞吟唱                    梁炯輝老師


15:00~15:40   經典下午茶&分組討論            隊輔、同仁 


15:40~17:30   綜合座談                        王教授、蔡執行長


17:30~        賦歸


  3rd Day  二月十一日(六) 



                                   主持或主講



0830~0900   一見你就樂                   隊輔、同仁         


0900~1030   讀論語孟子法(一)        王財貴教授


1030~1050   茶敘                         隊輔、同仁


1050~1200   讀論語孟子法(二)          王財貴教授


1200~1350   午餐 & 午休 & 科技助我      翁靜怡老師


1350~1520   書法美在哪裡                 杜忠誥教授


1520~1540   自在下午茶                   隊輔、同仁  


1540~1720   書藝與儒家成「人」之學       杜忠誥教授


1720~1830   晚餐                         隊輔、同仁


1830~1950   綜合座談                     王財貴教授


1950          自由自在


 


 4th Day  二月十二日(日) 



                                    主持或主講



0830~0900   論語一百                      隊輔、同仁    


0900~1020   儒釋道西綜論(一)            王財貴教授


1020~1040   自在茶敘                      隊輔、同仁  


1040~1200   儒釋道西綜論(二)            王財貴教授


1200~1400   午餐 & 午休 & 科技助我       翁靜怡老師


1400~1500   古琴演奏 & 詩詞吟唱          袁中平老師


1500~1540   甜蜜下午茶                     隊輔、同仁 


1540~1730   綜合座談                       王財貴教授


1730~         賦歸


  5th Day 四月十四日(六) 



                                   主持或主講



0830~0900   一見如故                     隊輔、同仁        


0900~1030   新儒家志業(一)          王財貴教授


1030~1050   茶敘                         隊輔、同仁


1050~1200   新儒家志業(二)            王財貴教授


1200~1400   午餐 & 午休 & 科技助我      翁靜怡老師


1400~1500   綜合座談                     王財貴教授


1500~1540   自在下午茶                   隊輔、同仁


1540~1730   試講                         王財貴教授


1730~1830   晚餐                         隊輔、同仁


1830~1950   盡其心之夜                   隊輔、同仁


1950          自由自在




  6th Day 四月十五日(日) 



                                     主持或主講



0830~0900   論語一百                      隊輔、同仁  


0900~1020   語文與讀經教育                施枝芳教授


1020~1040   自在茶敘                      隊輔、同仁  


1040~1200   如何培養文化大材              高瑋謙教授


1200~1400   午餐 & 午休 & 科技助我       翁靜怡老師


1400~1600   試講                          王財貴教授


1600~1730   期勉與祝福                    王財貴教授


1730~         賦歸


附註:為課程需要,歡迎學員自備已充電之筆記型電腦一台、錄音筆等



2011年11月20日 星期日

若沒有苦難,我們會驕傲!

在一個講究包裝的社會裡,我們常禁不住羨慕別人光鮮華麗的外表,而對自己的欠缺耿耿於懷。但就我多年觀察,我發現沒有一個人的生命是完整無缺的,每個人多少少了一些東西。


有人夫妻恩愛、月入數十萬,卻有嚴重的不孕症;


有人才貌雙全、能幹多財,情字路上卻是坎坷難行;


有人家財萬貫,卻是子孫不孝;


有人看似好命,卻是一輩子腦空空。


每個人的生命,都被上蒼劃上了一道缺口,你不想要它,它卻如影隨形。以前我也痛恨我人生中的缺失,但現在我卻能寬心接受,因為我體認到生命中的缺口,彷若我們背上的一根刺,時時提醒我們謙卑,要懂得憐恤。若沒有苦難,我們會驕傲,沒有滄桑,我們不會以同理心去安慰不幸的人。 我也相信,人生不要太圓滿,有個缺口讓福氣流向別人是很美的一件事,你不需擁有全部的東西,若你樣樣俱全,管別人吃什麼呢?也體認到每個生命都有欠缺,我也不會再與人作無謂的比較,反而更能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猶記得我那可稱為台灣阿信的企業家姑媽,在年近七旬遁入空門前告訴我:「這輩子所結交的達官顯貴不知凡幾,他們的外表實在都令人豔羨,但深究其裡,每個人都 有一本很難唸的經,甚至苦不堪言。」 所以,不要再去羨慕別人如何如何,好好數算上天給你的恩典,你會發現你所擁有的絕對比沒有的要多出許多,而缺失的那一部分,雖不可愛,卻也是你生命的一部分,接受它且善待它,你的人生會快樂豁達許多。


如果你是一個蚌,你願意受盡一生痛苦而凝結一粒珍珠,還是不要珍珠,寧願舒舒服服的活著? 如果你是一隻老鼠,你突然發覺你已被關進捕鼠籠,而你前面有一塊香噴噴的蛋糕,這時,你究竟是吃還是不吃呢? 早期的撲滿都是陶器,一旦存滿了錢,就要被人敲碎;如果有這麼一隻撲滿,一直沒有錢投進來,一直瓦全到今天,他就成了貴重的古董,你願意做哪一種撲滿? 你每想到一次就記下你的答案,直到有一天你的答案不再變動,那就是你成熟了!


2011年11月19日 星期六

后謙新教室 - 我們已於2011年8月27日搬新家

后謙新教室經過了將近一個月的施工,已經於8月18日全部完工!


8月20日劉老師和蘇老師帶著尚明和之菱到新教室去打掃,順便拍些照片回來。


一進門~



教室一(還有教室二,三,四~)


大廳的另一個角度


可以看到教室內上課的情形


大廳的另一個角度


大廳的另一個角度,看過去是大門。


色香味出爐的地方,在此特別要給辛苦的蘇老師一個愛的鼓勵~


蘇老師的地盤,有逃生門通往大樓後面的巷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縕藏豐富知識的寶庫


這裡將繼續進行讀經的百年大業,培養出優秀人才的[后謙讀經班]。


8月29日第一天在新教室上課,教室變大了,,什麼都是新新的,


每個小朋友都很興奮,大人卻努力在適應中~~~



       



2011年11月13日 星期日

仁慈比聰明更重要

觀念平台-仁慈比聰明更重要 中國時報 2011-11-07 【張瑞雄】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成大演講時提醒學生,「千萬不要學賈伯斯」,因為賈伯斯的創新能力,有一部分得自天賦,根本學不來。但賈伯斯除了他的聰明和創新之外,可以學習的地方還是很多,例如對員工和對別人的仁慈。


 雖然被稱之為最自大的CEO,在重整蘋果公司時也開除了許多人,賈伯斯也有其人性的一面。一位在蘋果工作十八個月的員工的父親突然四肢癱瘓,賈伯斯給了這位員工兩年的有薪假去照顧父親,並提供資金來設計一個癱瘓者可以使用的電腦系統。相對於現在的「無薪假」,相差何止以道里計?


 一個小學的伺服器當掉了,裡面有很多重要的軟體,負責的老師很沮喪。回家後太太說不妨寫電郵給蘋果公司試試看,沒想到隔天一大早賈伯斯就交代蘋果的公關和這位老師聯絡,保證一定會在一天內把問題解決。


 聰明是上天給的一個禮物,但仁慈善良是一種選擇。聰明不能學,但仁慈善良可以學。上天給了你聰明,但在人生道路中的各種選擇做出正確決定可能更為重要。如果你自負於你的聰明,如果你被你的聰明所誘惑,它很可能會讓你做了錯誤的選擇。


 網路零售大廠亞馬遜的創辦人傑夫貝佐斯在十歲時就很聰明很會算數,例如算汽車每加侖可以跑幾英哩,每天的雜貨要花多少錢等等。有一天他坐在祖父駕駛的貨車後面,而祖母則坐在前面的乘客座抽菸。


 貝佐斯想到一個有關戒煙的廣告,基本上說每抽一次香菸會少掉兩分鐘的生命,於是他又想算一算祖母這樣抽菸會少掉多少時間的生命,經過一番估計和計算後,他頭伸到前座,告訴祖母他的算法,並說祖母這樣一直抽菸,已經少掉了約九年的生命。


 本來貝佐斯以為祖父母會讚許他算數很厲害和很聰明,沒想到祖母卻痛哭起來,貝佐斯慌了,不知該怎麼辦。這時一直沉默的祖父把車停在路旁,並請他出來,貝佐斯以為要挨打了,但祖父只是很平靜地告訴他說:「傑夫,或許有一天你會明白,居心仁慈比耍聰明要困難的多了。」


 有位殺手曾說「台灣的教育害了我」,其實台灣的教育不僅放棄了後段班的學生,可能也害了前段班的學生,君不見第一志願的醫學系或法律系的畢業生,有A健保的,法官有受賄的,甚有總統貪錢的。這些人恨的應該是說學校只教我要讀書要考第一,要有競爭力,可是做人的基本道理都沒好好教,以致於害我聰明反被聰明誤。


 達賴喇嘛說過:「我的宗教信仰非常簡單,就是仁慈。」美國作家馬克吐溫也說:「仁慈是一種聾者可以聽得見,盲者可以看的見的語言。」所有的政治人物,所有科技界和企業界的大老闆,你們聽到了嗎?(作者為東華大學資工系教授)



2011年11月12日 星期六

今日不讀經 明日更後悔

今日不讀經 明日更後悔 ---徐錦文

原文發表刊載於2000年11月於百世資優教育月刊

四年前,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楊政寧在清大 「人文與科技」對話座談會上,建議教育部要求小學畢業生至少要會背誦一百首唐詩宋詞。

楊政寧表示小孩背誦詩詞並不困難,尤其好的詩詞含意深遠,他自小時讀的詩詞,隨著時間沈澱了人生歷練,越能從詩中品味出不同感受。

當時和楊博士對話的何炳棣院士表示,他童年就曾背誦左傳有關鄭國和晉國的故事,他都背過不下十多篇,他認為中國文化有豐富根深柢固的人文傳統,對一個人的生命情調是極其重要的,失去學習這項文化的機會,這輩子是很難再彌補的。

其實早在五年多前任教於台中師院語教系的王財貴教授,就已在全省大力在提倡讀經運動,這股熱潮由國內影響至海外華人世界,甚至海峽對岸的大陸,也重新重視起讀經教育,並加以推廣。由於王教授這幾年的倡導,全省讀經風氣已逐成風潮,在學校有利用早自習帶導讀經的學校老師或義工媽媽;在社區有推廣設班的讀經團體,從大都會或是小鄉鎮,琅琅讀經聲已不是什麼稀奇事,在台南、台中、台北、高雄四處孔廟舉辦過兒童讀經「小狀元會考」,幾場會考下來參加人數近二千人,引起電視媒體重視與報導,可見「讀經」這新人類的新養分已獲廣大迴響與認同。

人類有兩大學習能力,即記憶力與理解力,記憶力只在十三歲前發展,這是所有心理學家共同認定的「人生秘密」,但確有許多兒童平白錯失這段教育的機會。

提倡讀經教育,就是要利用他這段期間,記下一些永恆的東西,我們不讓他背些有價值的書,他就只好去記一些流行歌,甚至電視廣告、卡通片對白,「背書」有負擔,那是指大人而言,大人由於理解力較強,所以能直接從經典契入而瞭解其益處,一方面也是記憶力衰退,所以背誦的工夫上就會非常吃力。

兒童時期反覆誦讀,這過程兒童並不會感厭倦,尤其是越小的兒童,就好像他們同一部卡通可以看上無數次,而且樂此不疲即是一明顯之例。

這段期間猶如電腦輸入資料,在他理解力尚未完全發揮出來之際,把經典牢記在腦海深層中,待其理解力發揮,這些進駐在心靈中的經典,經義也會透入生命,陶冶出正大光明的人格,這種優雅氣質潛移默化的變化是不可測度的。

台中縣大里市崇光國小的朱安邦老師在班上推廣讀經,就目睹到團體讀經效果的見證。他帶四年級的小朋友讀了一學期,就感覺到小朋友學習能力增強,大部份小朋友學科成績進步,特別是上數學課時,發現他們非常樂於課前預習,進度往往超前老師所規定。至於一些學習適應較不良或成績不佳的小朋友,在讀經方面,相較於成績優秀的同學毫不遜色,在同儕團體中獲得認同與肯定,逐漸懂得自我努力,更不致於自暴自棄。

全班在文化經典薰陶下,同學們個個性情平和,生活常規進步,教室管理輕鬆,進一步連閱讀能力也增強,養成自動閱讀習慣,小朋友看的書愈來愈厚,文言文的書也看的懂,家長對孩子的改變喜形於色,更願意陪同孩子讀經,初期許多不瞭解讀經理念而誤解的家長,均轉而肯定及忍認同讀經價值,有的家長還自動到校擔任「讀經老師」。

朱老師這班小朋友在要升上五年級之前,這群家長還主動連署上書給校長,要求不要把這班小朋友拆散編班,能至小學畢業為止。後來,儘管學生上了不同國中,有心的家長還是組成了家長委員會,讓這批學生能經常聚會,並維持讀經活動。

如今,崇光國小已全校實施讀經教學,有更多的家長利用早自習時間來指導小朋友讀經。以上之例,可說團體讀經顯著之例其中之一,王財貴呼籲教育界的同仁:「發生在國中或高中的學生問題,必需在國小就解決,使潛在問題消失於無形,讀經是一種人格教育的基礎,傳統經典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隨著年紀增長,悟性啟發,對經典的體會會越來越深。」他進一步語重心長的說:「今日不讀經,明日必定後悔。」

台北市信義區福德國小的莊惠秀老師,利用每節上課的前五分鐘,或老師不在教室的時刻實施讀經,經過一段時間,秩序變好了,不用老師大聲動氣,學生定性變佳,他以一位身為媽媽及老師的身份對讀經有感而言:「樹木都需要藉助陽光水份來幫助它成長,希望我們的孩子長得好,當然也要給他一些好東西,一些磨鍊,孩子小時候不願意吃苦,我們是不是該為孩子堅持些甚麼?」我們深信小朋友不一定每一個一開始就喜歡讀經,相對的父母親鼓勵及堅持就很重要,就好像小朋友也不一定喜歡補習數學、英文等課程,但家長還是沒有商量餘地的要小朋友學習,只因家長認定它的「升學價值」,何況經典所蘊含的「價值」絕非只用在升學考不考、需不需要來衡量而已。

有人或許會問讀這些經典在現今是否有用?經典之所以稱作經典,放之於任何時間空間皆可以為準則,它不因時代變遷而損其價值性,它可以不斷引發被創造,歷久而彌新。面對經典不能以現實功利的角度去看,它所蘊含古人對生命的體驗、人性思維的論敘,就端看我們如何去落實在生活當中,如果成人仍不能改變輕視經典的態度,繼續用短視輕薄的態度來看待經典,則老祖先所遺留下來的珍貴智慧,將會我們的失落而消失,這種文化損失更是不可彌補。

由南懷瑾先生創辦的香港國際文教基金會曾與華東師範大學技術合作,在1998年6月至1999年6月,進行「兒童誦讀中國傳統文化經典與潛能開發」積效相關實驗研究,在過程隨機選取上海市兩所幼園共120位小朋友,四所小學287名一至三年級學生當實驗班,實驗方法是讓小朋友每天誦讀「中國文化寶典」15-20分鐘,實驗結果有幾項重大結論:
一、 誦讀經典可以明顯、快速地增加識字量。
二、 記憶的廣度和理解力有明顯提高。
三、 提高兒童的注意力。四、有助人格成長。

在整個過程,研究人員從大量的實驗數據發現,目前的教育學對許多兒童心智潛能的許多理論有很多不足,造成許多觀念和作法上的錯誤。

實驗中幼兒園中班的識字能力超過大班學生,幼兒識字方法和目前學校教學方法有很多不同,幼兒透過聽某個字聲音,同時觀看浙字形狀來認識這個字,完全不用理解這字的含義,在兒童心智結構中,背誦被成人所認為「艱澀難懂」的文章,與背誦淺顯易懂的兒歌是同一意義的活動,難與易只是成人的成見,幼兒可在無意識狀態中「自動」識字,完全可以不按照傳統習字的教育方法「主動」識字,越是在低齡階段,聽和看的能力對識字越有幫助。兒童之所以能夠每天15-20分鐘的時間輕鬆簡單的讀經,就能在注意力、記憶力、人格等方面全方位成長,主要原因還是教材,這套緊湊濃縮的智慧寶庫,在文字的組合時,卻用簡練的短句,讀起來更有一種音韻之美。

這些事實和研究,對兒童教育有巨大的研究意義,在台灣台南師範學院林登順教授親自下鄉實驗讀經教學,並獲得國科會補助,作成實驗報告,種種實驗、統計、分析,都與大陸一樣,顯示了極端正向反應。

小朋友十三歲前就像一塊海棉,給他什麼他就吸收什麼,三歲背完老子八十一章的兒童現已不是新聞,五歲背完大學、中庸的更已不在少數,甚至有小朋友已在背誦孟子、詩經、易經等經典。在讀經班中,小孩子得到一種滿足與表現機會,雖然他們尚未完全知其經義內涵,卻已在其中獲得智慧滋潤與快樂。

曾有家長看見女兒從一羞澀的童顏,變成活潑大方的在眾人前朗讀經文,媽媽感動而掉淚,小女兒看見了還會天真問媽媽:「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曾有小朋友睡覺前會跑去提醒媽媽:「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也有小朋友在他的作文本上,以注音寫出「為人父止於慈,為人子止於孝。」坐在一旁正在吃飯的爸爸,驚訝的幾乎將口中的飯噴出,這種親子對話,有趣的故事是滿簍筐,說不完也道不盡,讓我們感覺為孩子注入活源之水時,讀經的經義也隨著歲月,自然融貫在其中伴隨成長。

任職於高雄縣輔英技術學院的蔡雅薰老師,曾長期旅居美國,小孩亦是在美國出生,她在美國就曾見聞美國小孩的讀經教育成效,他們研讀主要的是聖經,這些曾讀過經的美國小孩,即使上大學了,大多數對人應對進退均還是彬彬有禮,這給蔡老師對這群大學生產生探討的興趣,後來才知他們從小就從讀經中墊立起良好人格基礎,在美國一些州也都有類似讀經比賽的電視節目,小朋友都很重視在讀經過程所獲得的獎勵,不論是獎章或獎牌,都是他們一生中最為珍惜的。這過程給蔡老師很大震撼,重新思索小孩子的教育,經過深思熟慮後和先生收拾行李,放棄美國的教書工作,帶著小孩回台灣接受教育,並積極的將小孩送到讀經班,他也感嘆我國擁有如此好的文化資產,還是有太多人不曉得要珍惜。我們極為讚賞蔡老師這種千里返鄉送小孩讀經的精神。

很多人都知道讀經的好處,若是住家附近又沒有讀經班時,要如何作?王財貴教授說:「在社區內召集著十個左右學生,在客廳就可以開班,甚至只要能遮蔽風雨的地方就可以成立教室。期待家家是教室,人人是老師。」在台南孔廟的榕樹下或走廊,現也有一百多人在讀經,在涼風樹蔭下,讀經聲聞上達於天聽,迴響於殿廊,這種景觀就曾讓日本觀光客大為驚嘆讚賞,對臺灣的兒童讀經所展現的文化活力,留下深刻印象,希望能王教授的《兒童讀經教育說明手冊》翻譯成日文在日本發行。每天半小時讀經,並不會剝奪小朋友太多時間孩子成長階段就這麼一次,只要父母親願意伴隨他成長,就可發現讀經效果不只有單方面會成長,可以全面提昇學習的興趣,對語言組織、人格薰陶、文化素養,具有多方面效果。

誠摯邀請天下有心人加入推動讀經行列,借著讀經散播更多文化種子,讓人性覺醒、人心復活,讓未來有了開創實現的源頭活水,人人啟發出無限的潛能狀志,透由聖賢的字字珠磯,將情意世界、美夢城邦串聯成銀河般閃亮珠鍊,和聖人作心靈對話,與賢哲成為至友。期許所有兒童「腹有詩書氣自華」,在天真的童年、無私的少年時期都能永遠的「來去經典中,悠遊天地間」,在人生叩門問學的旅程中找到安身立命的方向。

2011年11月9日 星期三

論語為什麼會成為世界的

此地


人們將祖先所留下來的智慧遺產視為糟粕棄之如敝履時,


他處


卻如火如荼地將之視為珍寶並努力又認真地學習著……




《論語》為什麼會成為世界的?


2011-03-18 07:35 中新社最近刊載《在混亂的時代學習做人之道》的文化報導,介紹我國古典著作《論語》遍日本的情況。


 


由日本《中國巨龍報》和日中韓經濟貿易促進會主辦的首屆2010年孔子文化獎在日本東京舉行。日本著名棒球教練野村克也作為獲獎者之一從《中國巨龍報》主編、孔子直系75代傳人孔健手中接過了一座金燦燦的孔子像。他捧著金色的孔子像對媒體感歎,現在的日本處於迷茫期,太需要從《論語》中取經了!野村克也多年來一直以《論語》對隊員進行每天的說教,他甚至把自己多年的心得寫成了一本暢銷書——《野村的實踐論語》。獲獎者還包括日本著名居酒屋和民的創始人渡邊美樹,他在遍佈整個日本的和民居酒屋內都擺上了《論語》。在日本有著現代活佛之稱的酒井雄哉更是畢生在向民眾普及《論語》。


 


《論語》在日本近年來一直保持著暢銷書的地位,出版社打出了這樣的宣傳語,在混亂的時代,向《論語》學習做人之道。而銷售最好的是兒童論語讀物,據悉以辦兒童論語私塾著稱的東京明治書院出版的《兒童論語》,以銷量超過20萬冊榮膺超級暢銷書。購書的父母們表示,希望孩子們從小就接受孔子的教育


 


讓孩子在高聲朗讀《論語》中陶冶情操,這成為日本的一種教育風潮。東京明治書院自2005年開辦兒童私塾,到了2008年學員已經超過千名,而到了2010年,日本全國各地面向兒童的論語私塾已經如雨後春筍般興起。這些日本孩子對學習、感悟《論語》,是認真的、專注的,更是敬畏的。《論語》中那些中國古聖先賢的人生哲理,開始影響著他們幼小的心靈。而更受歡迎的,還是在商界中開辦的將經營學和儒學結合的論語私塾,這種形式的論語私塾,被人們貼近地形容為一手拿《論語》,一手拿算盤,因而,這影響了人們對成功商人的看法,在日本儒商成為商界最受歡迎的商人類型。


 


一些文化專家學者分析,日本經濟衰退,但是卻興起了一番論語熱,論語的普及越來越受歡迎。孔子代表中國文化的精髓,日本通過學習《論語》對中國充滿了親切感。


 


《論語》為什麼能夠遍日本?為什麼日本人要說在混亂的時代,向《論語》學習做人之道


 


羅素曾如此評價過孔子的思想:孔子是古代的大師,他的人品一直刻印在中國文明之頁,孔子的傳統思想以及同它一起的藝術、文學和教化的生活方式一直存在著……它不是一種宗教,而是純屬於一種倫理體系,但又不是高不可攀,可以實行於生活實踐之中這是孔子的學說很容易被世人接受的重要原因


 


還有不難理解的是,世界上一些稱得上的偉大的書,往往彙聚了人類的最重要的觀念、人類的富饒的經驗和生命的偉大智慧。這些偉大的書,其精神和思想,又往往是永恆的、超越性的,包含著一個世界的普遍的心靈。當人類在生活中遇到共同的難題時,人們會再一次沉浸在這樣的偉大的書中,再次沐浴在古老偉大的作品閃爍著的智慧之光中,接受教誨,汲取精神和思想的營養……


 


每個時代的人,特別是那些處在新的危機之中的人們都會用探尋的目光,尋找著這樣的偉大的書;其實,這樣的偉大的書,也在尋找著能夠閱讀它、瞭解它、讀懂它的知音!所以,儘管《論語》是我們民族的傳統經典古籍,但它的卓絕的能力、久存不滅的思想價值,越來越被世界上的人們所瞭解、認識,正在成為世界上人們在實踐倫理方面研究的重要的內容,成為世界人民的共同的文化和精神的財富。這樣的古籍經典,必然是世界化的。(許民彤) (責任編輯:馬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