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謙通訊 中華民國100年7月21日 星期四 第二期
后謙雙語讀經班邁向新領域 更上一層樓
自從民國86年接觸到王財貴教授推廣兒童讀經教育,15年來我們抱負著傳承中華文化的志願,秉持著培養大人才的理想,努力不懈為兒童早期教育札根,致力於啟發兒童無限潛能,以奠定往後多元教育的基礎。為了更落實這樣的理想,在民國96年獲得王財貴教授的肯定,為本班賜名[后謙學園]。至今,后謙讀經班已經邁入第八期,在后謙讀經的孩子,其成果有目共睹。讀經教育,不儘為孩子打下了深厚的語文基礎,更大大提昇了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同年齡的孩子相比較,我們的孩子是札札實實的贏在教育起跑點上。因此,在培養兒童讀經的教育過程中,我們將更積極的規劃課程,更戰戰競競經營學務,以求不負家長所望,不負家長所託。
今年,本班為提供更全程更完整的兒童讀經教育,於100年學年度起已經增設[在家自學班]。因此,為提供更完整硬體設備,滿足所需要更大的教室空間,本園定於9月份遷移園址於:三重區中正北路(穀保中學及三重慈濟園區中間)。新穎的裝潢以及寬廣的教室將更有利於孩子的學習。
新的讀經班有更大的空間及更好的設備,往後我們也將更努力以維持良好的學務運作。王財貴教授說:[經典教育,學習的是聖人的智慧,所以經典教育乃是智慧的教育。智慧是無價的;智慧的教育,更是有福氣的家庭才能接觸得到的!]讀經的家庭是有福的;讀經的孩子更是有福的!相信在新環境中,我們能夠給予孩子們更全心全意的學習環境,以不辜負家長們對后謙的愛護與信任。
以上
后謙讀經班 敬上
給讀經家長一個篤定的信心
--為什麼要讓孩子進私塾讀經
王財貴教授庚寅年四月十六日講於梧桐山天謙學堂家長座談會(節錄)
了解道理後對孩子的教育要好好把握
我說的讀經的理論,千萬不要把它認為是讀經的理論,應該把它想為這是一種教育,是一種教育的理論。教育的理論也不同於其他的一般教育學者的教育理論。而這個教育應該要想到,教育是為了什麼。從最根源的地方開始思考,才能夠解決問題。教育的道理要有根據的,不是誰說了算。而教育的道理對不對,是可以考察的。就是它合不合乎人性,我們考慮教育是從人性開始思考。而依照人性而來的教育,該怎麼做就怎麼做,那麼我們就想到,人性有兩方的內容,一方面是屬於品德智慧的,我們都希望培養出有品德智慧的孩子,當然我們自己也希望我們人生是有品德智慧的;那麼另外一方面我們又希望我們培養出有學問,有才華的孩子。我們自己也希望我們自己有學問有才華。其實,學問跟才華也屬於人性的一個方面,品德跟智慧是屬於另外一個方面,但是,合起來就是全體的人性的內容。所以現在有很多人都認為,我們的教育啊,大部分都注重知識,甚至連才華都談不上,只有知識。知識要很豐富,這個才漸漸轉成才華。而這個才華又關係到你的性情跟智慧。要不然的話才華跟知識的應用啊,可能會出麻煩,比沒有知識跟才華還糟糕。所以最高的學問是品德跟智慧。也就是說,能夠開發品德智慧、知識才華的教育應該是比較對的。而只開發一面,或者是開發很少量的教育,它是不對的,不合理的。這個大家都一定要先弄清楚。
再來,我們要看人性的發展。就是一個人他從小到大是慢慢發展的,他的人性,他的品德智慧,才華跟知識不是一下子完成的,而是慢慢的累積,慢慢地完成的。所以在慢慢的完成當中,我們是應該在什麼時候,教他怎麼學習,學哪些東西,才可以讓他的整個人性發展出來。所以到了他已經長大了,你再問,他有沒有全部人格都發展,那已經太慢了。所以我們要從一個孩子小的時候,就要注意這個問題。你把握了這兩個問題,就可以知道,什麼教育是合乎道理的,什麼教育是不合乎道理的。
你要做對的事,做你認為對的事
那麼現在我們推廣的讀經教育,你聽了它的道理之後,請你要好好想一想。說這合不合乎人性。這是第一點。它合不合乎一個人發展的歷程。第二點,看它這樣的發展,能不能把人性的內容都開發出來。假如不行,讀經教育也是不合理的。那假如行,而且唯有讀經教育才能夠做到,那你就非做這件事情不可。如果少量做,就可以開發得很好,你就少量做。如果必須大量做,才可以開發得很好,你就必須大量做。就這樣。那麼對於讀經教育的信心,不是你看別人都這樣做,也不是來自於誰的宣傳,最好不是來自於你看到效果了沒有,最好最好是你了解了這個道理。那麼按照道理做,必定有成果,有成果了必定大家都會做。雖然一時沒有這樣做,將來一定大家都會做。所謂的即知即行。你知道了,就要做。而知道得越深,你的行動就越有力量。每個人都需要自己思考,你要做對的事,做你認為對的事。
家長心安孩子讀經才能快樂
我希望我們各位家長都能夠達到這樣子的標準。這樣子你的心就很安。你的心安,你的孩子心就很安,你的孩子心安,老師教起讀經來就會很順利,而且孩子就很容易進入經典的世界。那麼孩子的心靈進入經典的世界,他讀經讀起來,讀得有味道了,讀經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他就非常的快樂。
讀經是一生的醞釀
一個人如果有了定力,然後他讀進去了,經典跟他的心靈合而為一,而且在默默中他能夠體貼出天地聖賢的道理。你不要說他不懂啊,為什麼孩子讀經讀多了他的氣質會變化?他哪裡變化了?他連眼神都改變了。為什麼呢?你不能找到一個一個的理由,但是整合起來你就知道,這種讀經是有效的。
而且越長大,他越能夠表現出來。因為孩子這麼小,他只有吸收啊,他還不能表現啊,或者說一個十五六十七八歲的孩子也是可以讀經,他那時候已經稍為了解了,但是他的醞釀還不夠,所以他了解的深度還不夠。所以讀經是醞釀,它是吸收吸收以後,我們的生命會醞釀,醞釀要經過很多時間,要有很多的經典,它才可以產生醞釀的效果。所以經典要讀得多,而且要經過一段時間。
有人說,讀經懂不懂啊,我說看你怎麼講。有人說,經典那麼深,當然不懂啊,也有道理。但是我說他懂,也有道理。怎麼說呢,有人說,經典這麼深,那是治國平天下的學問,是聖人的智慧,我們孩子這麼小怎麼懂得那麼高的學問。這樣講好像有道理。但是我說的他能懂是什麼意思?他能懂他現在的懂。就是一個幼兒園的孩子來讀經,讀論語,讀易經,他也能懂。他怎麼能懂呢,他能夠懂天地的道理嗎?不是。他能懂幼稚園的孩子應該懂的道理。怎麼懂的呢?他自然會懂。你要相信這是生命啊,我們人是活的啊!一個孩子讀易經不要說他要全部了解易經才叫懂啊!他至少讀了易經之後,認了幾百個字也是他的收穫嘛,所以你不要認為他都不懂。其實有些智慧是講不出來的,老天安排我們人類能夠吸收的時候啊,有一種能力叫做醞釀的能力。老天爺安排我們人生這樣一個歷程。你幾乎不需要講易經給他聽,你講給他聽也沒有用,因為你剛剛講的一定是高深的道理嘛,然後他自己會從他讀的經典裡面,能夠醞釀出他現在所要用的東西,而且往往超乎他現在的年齡的能力,你要這樣想啊!所以你不要煩惱他現在懂不懂的問題,到了長大十幾歲了,他那時候已經醞釀了七八年了,他所發出來的能力啊,就可以應付他十幾歲那時候的世界,他的生活,而且應付得比普通人還要好,當然長大等到他二十歲三十歲五十歲,每一個年齡,他以前所讀的東西,就漸漸地醞釀成熟,就漸漸地能夠提供他很大的能力,而他只要讀過一遍,所以這是最划算的一種投資。你趁這個時候他吸收很容易就讓他吸收,吸收就放在他肚子裡面,我們的生命就替我們把教育做好了。唉!這不是很容易嗎?這不是我們生命替我們做教育,這是老天替我們做教育,所以我們只要盡人的能力,盡小小的能力,我們就把這個經典灌輸在他的生命當中,這個經典就陪著他的生命過一輩子,每年都有它的新的意思產生,剛好適合他的年齡跟他的身份地位。
體制教育是怎樣荒廢孩子的一生的
你假如從小沒有讀這種書,你從小在幼兒園只讀幼兒園的書,我告訴你,你到了小學的時候,幼兒園所讀的書是沒有用的。你浪費了,它不能醞釀,因為它是死的,至少它是膚淺的。所以我們現在整個的世界,包括中國學了外國以後,我們教孩子做的功課,都是面對他當時的世界。而一個幼稚園所面對的世界是很淺陋的世界,我們老師教他什麼?教他淺陋的學問就好了。他能夠過他的世界了嘛,他不知道這個孩子將來會長大。所以幼稚園老師就說,我教他幼稚園的功課啊。那我們小學功課怎麼辦?小學功課到小學再學嘛。他將來要上大學,上大學十八歲再學嘛,懂嗎?到了十八歲就來不及了,告訴你!因為他沒有經過醞釀,進入大學才進行醞釀。所以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叫做沒有學問,尤其是沒有智慧,沒有性情,沒有品德,其實他的知識量也不夠,他讀書的興趣跟能力都不夠,人就這樣子荒廢一生了。
家長的心態決定孩子的進步
所以,我恭喜各位,你的孩子如果在讀經,尤其是到私塾讀經,我勸告大家的是,你隨時都要再想一遍,常常要把這個讀經的道理想一遍,不是讀經的道理,是教育的道理想一遍。你一定要非常清楚,你就安下心來。開讀經班的老師,對大量老實讀經的觀念可能都是比你強的,你如果能夠很安心地把孩子交給老師,這個老師教起來就一定很方便,很順利。因為雙方面都這樣認定,這個孩子會被這種所謂的師長,就是老師跟長輩的觀念所影響,而這個影響好像是給他一個安全島,給他一個避風港,他知道這樣很安全。假如有一方面的觀念起伏不定,這個孩子他也會很伏不定。你不要認為我把 孩子送私塾了,我在家裡起伏不定有什麼關係呢。很可能他的心靈跟你相通的。我們已經發現太多——不是太多,每一個案例都是這樣的。家裡非常堅定的,這個孩子很快會進入狀況。家長起伏不定的,這個孩子就游移不定。天天想:[噢,我什麼時候不要讀了,我什麼時候可以回家了,我什麼時候可以再去看電視了。]這個孩子就很難教,惹得老師很麻煩,專門要照顧這個孩子。那麼這個老師心力焦悴,這個孩子也教不好。所以,大家一定要互相的合作,讓孩子有一個很安穩的環境,讓他讀幾年聖賢之書。這是人生很難得的福氣。你想一想我們自己,你曾經有讀過幾年聖賢書嗎?假如你現在有時間讀三五年聖賢書,你都會說我願意。但是你已經來不及了。你也很難得了。除非你事業有成,而且你能勇敢地放下你的事業。你說我已經累積了一些生活的經濟能力,我可以幾年不去賺錢,我安心地讀書而且是讀聖賢書,把人類最高的智慧讀進來,讀它三年五年,我看你很難了。但是要一個孩子十三歲以前要讀三五年是非常容易的。他正好是這個時機嘛,所以錯過這個時機就很難得了。所以我說讀經的孩子是很有福氣的。你一定要天天這樣想,一定要祝福我們的孩子,一定要很讚歎我們的孩子,很羨慕他,你常常跟他講,唉呀,你現在讀經多好啊,我都很想跟你去讀,天天跟他這樣講,而這是真的不是騙他的。這樣你的孩子也會日漸地感覺他做對了,他受的這個教育是良好的教育,他也會有自信心,自豪感,他也會做得更好。那請各位家長一定要增強信心。
后 謙 佈 告 欄
1.全國經典總會考訂於100年9月24日(星期六)舉行,會考場地:新莊國小。
2.預防腸病毒,請減少出入公共場所,養成飲食前洗手的良好習慣。本園亦每天做消毒清潔工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