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一個聰明的孩子,自然他就能夠輕易地學習其他科目,一個聰明的孩子,你讓他學才藝,不管是讓他彈琴,讓他跳舞,他都學得比較好。依照我們推廣十年的經驗看來,一個讀經的孩子,他的語文能力好,所以學校裏面的功課,語文你是不用煩惱的,剛才說,語文能力好了,他喜歡看書,看書的能力強,看了很多書,他的社會科,所謂的曆史、地理,這種科目幾乎不用教。因爲他的知識可以超過家長跟老師,只要看過一千本書,他的這種社會科的知識超過小學、初中以上,何況兩三年看兩三千本書呢?所以社會科不用教,自然科不用教,爲什麽呢?他只要看一千本書,其中有兩百本書是屬于自然科學教育的書,科普的書籍。這個孩子他的自然科知識超過小學、初中,所以自然科是不需要教的。世界上所有科學先進的國家,他們對于科學的教育沒有象我們這麽緊張,但是,他們老師都鼓勵小孩子去自己閱讀科學讀物。我們中國如果要科學要迎頭趕上這些先進國家,我們也應該走這條路,讓兒童看多科普書籍,而不是天天在課堂上教他自然科,教得非常痛苦。他看書自己很有樂趣,爲什麽不讓他看?所以自然科不需要教的,看了那麽多書,讀了那麽多經典,思考能力開發出來了。
數學科是非常簡單的。很多人都煩惱他孩子的數學。我就問他說,你孩子的數學要怎麽辦才可以讓他學好呢?他說:“我一直在想,想不出辦法。”我說:“數學要好,不在于老師很認真教,因爲我們老師都已經很認真教了,不在于家長很關心,我們的家長已經很關心了。不在于兒童做許多功課,因爲我們兒童已經做的數學功課已經太多了,數學還是不好,數學要好,只有一條路。”大家都非常聚精會神,到底是哪一條路?其實很簡單,數學要好,不是很簡單嗎?讓這個孩子聰明起來,數學就好了嘛。他說:“我早知道,我也知道啊,但是你告訴我,怎麽讓他聰明起來啊?”一般人都以爲,我努力算數學就聰明,其實不是!聰明的基礎是象電腦它的硬體一樣,象我們汕頭地區做很多的馬路一樣,開出很多的高速公路,就是聰明的基礎。聰明的表現的是在高速公路上跑汽車,它能夠拐彎抹角,跑到它的目的地。就象在電腦的基礎上,我給它程式去運作。電腦的硬件,CPU以及它的記憶體如果都不足,它就不能夠運作高明的程式。如果我們這個地方,如果馬路開得不夠大,開得不夠多,車子一多,就塞車,車子一大,就跑不動,所以我們的孩子如果沒有把他的腦神經建構起來,你教他數學,是等于在殘害他。他沒有那個聰明,你偏用這麽深的東西給他,你不是在殘害他嗎?這種孩子能夠更聰明嗎?反而更笨。所以趕快去開你的高速公路,將來才能跑汽車,所以要讓一個孩子數學好,非常簡單,你應該從早開始就讓他很聰明,數學就好了。那麽你的孩子現在數學不好怎麽辦?就從現在開始,讓他聰明起來,將來數學就好了,你現在急也沒有用,就等于你開車上馬路,塞車的時候你急也沒有用。所以趕快想辦法去開公路,你說我孩子現在已經這個狀況拉,你還要叫我再等,我能等嗎?你一定要等,不等,你也沒有別的辦法,誰叫你以前不教他讀經。但是從現在開始,還來得及嗎?來得及。多少時間可以看出效果呢?兩個月,你願意做嗎?不願意。很多人都不願意。然後讀得越久,效果越好,讀得越多,效果越好,這已經是十年來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個家庭所已經證明的事啊,你不需要去證明,所以你一聽到,就趕快付諸實踐,你不需要心裏再存著懷疑,說我看看,別人先做看看,等到你別人做成功了,你的孩子已經過時啦。這是唯一的一條路。
並不是我在這裏誇張,雖然我姓王,老王可以賣瓜,但是我不是在這裏賣瓜。本來就是如此,13歲之前是建構他心靈的時候,建構心靈,要用最恰當的教材,恰當的教材就是語文,語文的教育涵蓋其它一切。語文是一切學習的基礎。語文怎麽教,就是讓他多接觸,讓他反複地接觸,接觸到會記憶,所謂讓他會背誦,反複的練習是建構他腦神經系統,會記憶是給他一輩子的文化財富,他日漸長大,就日漸反刍、醞釀,就象種子種下去一樣,將來就開花、結果。現在懂不懂?現在不懂,現在只有記憶,不懂而記憶,叫做什麽?叫做死背。怎麽可以叫一個孩子死背東西呢?死背的東西如果是好東西,將來就能夠活用,所以我們應該了解一個孩子發展的軌迹:他首先是不以了解爲他的特長,是以吸收記憶爲他的特長,他在能吸收的時候,能夠記憶的時候,我們就應該給他吸收跟記憶的教育。但是我們一定要注意,我們給他吸收什麽、記憶什麽?一定要給予他吸收、記憶他一輩子有用的,乃至于是人類永垂不朽的,最有價值,最有內涵的東西,讓他慢慢地開發,他只要把這些東西開發出萬分之一,他就成爲一個君子之人,他就這樣長大,就這樣開發,越長大,開發越多,教一次,就讓他開發一輩子。你的孩子是會長大的,你不要再問,他現在不懂,有什麽用,不是給他現在用,是給他一輩子用。那說我以後長大要用的時候再學啊?以後長大就來不及學啊!所以這是很緊急的事。緊急的事要趕快做,所以有些學問是慢慢做,什麽學問慢慢做呢?有關于思考的教育,數學科學的教育慢慢做,什麽意思?就是教他看他會不會懂,會懂很好,不懂也沒有關系,爲什麽?以後再懂,還來得及。他越長大,理解能力越好,所以現在已經有一些人了解教育的原理。他怎麽做,一年級到了三年級,甚至一年級到五年級,甚至一年級到六年級,看看你的信心有多強。信心比較弱的人,一年級到了三年級,不教數學,他可以省下很多時間,趕快去背誦經典,趕快去讀很多課外書,開展他的聰明。或是一年級到五年級通通不教數學,開展他的聰明,讀很多書。不教數學,他的數學成績一定不好嗎?一定不好啊。對的。但是,六年級開始教,從一年級的數學教起,兩三個月就把五年的數學全部學完。而且非常有興趣,因爲他已經長大了,他讀了很多書,他的思考的能力已經建立了。所以,該不急的你就不要急,越長大越容易學的,你就等到長大再學;該急的你要趕快就急。十三歲以後,幾乎不能再長進你的語文能力,如果要想要再提升你的語文能力,你就要非常努力但是效果很少,這一輩子你很難成爲一個有學問的人呐。而且十三歲之前沒有這些聖賢的教養在你心中醞釀,將來長大以後,你很難再有高遠的理想,一個人很難再有開闊的胸襟,所以,沒有接受經典教育的人,往往自私自利,雖然有一些聰明,也是小聰明。當今我們的國家,我們政府正在提倡,以德治國;正在提倡,未成年人道德素質教育;正在提倡,中華文化大複興。我們一定要協助我們的政府,當然也是協助了你自己,協助你的孩子,讓他一生幸福,既聰明又有品德。
全文:http://bbs.gsr.org.tw/cgi-bin/topic.cgi?forum=6&topic=76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