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於讀經論壇-小牧童提供
故事一
孵不出綠豆芽的男子
之前在一本雜誌上看到幾句話:"沒人,無法做事;沒有人才,無法做大事;而沒有人品,做什麼都是錯事。"
品格,確實是很重要的做人處世的根本。最近,教育部也再次提倡品格教育。
不過,在上位者都不知道什麼叫做品格與操守的情況下,再多的口號也不過是作秀罷了。
現今台灣的教育,有幾人真正強調品格的教化,升學才是各個學校的首要之務吧!想想,真是悲哀呀!
「孵不出綠豆芽的男子」一個美好的故事,與工作道德操守有關,也曾深深感動我。
那是義大利一個電信公司招考部時所發生的一段小插曲。
據說,招考部的筆試結束後,這家公司發給所有甄選通過的人一袋綠豆種子,並且要求他們在指定時間,帶著發芽的綠豆回來,誰的綠豆種得最好,誰就能獲得那份競爭激烈、待遇優渥的工作。
果然,當指定時間來臨,每個人都帶著一大盆生意盎然、欣欣向榮的綠豆芽回來,只有一個人缺席。
總經理親自打電話問這人為何不現身?這人以混合著抱歉、懊惱與不解的語氣說他感到抱歉:因為他的種子還沒發芽,雖然在過去那段時間,他已費盡心血全力照顧,可種子依然全無動靜!
「我想,我大概失去這個工作機會了。」據說,這是那唯一的缺席者,在準備放下電話前所說的一句話。
但經理卻告訴這孵不出綠豆芽的男子說:「你,才是唯一被我們錄用的新人!」
原來,那些種子都是被處理過的,不可能發芽。
種不出綠豆芽,正證明了男子是一個不做假的人,公司高層認為,這樣的人必也是一個有道德操守的人。
「而這」,總經理說:「就是我們用人的唯一準則!」……
有一句西方諺語說:「如果表現卓越是魚的話,那麼操守就是保鮮劑!」
這話的意思是,工作追求卓越固然重要,但不講道德操守,一切都可能落空。
就像一條魚,再怎麼美味,沒有保鮮劑,最後還是會腐爛。
同樣,那些志在必得的應徵者,所捧出的綠豆芽雖無比美麗茂盛,但不曾以誠實做為人格的保鮮劑,最後,他們終還是失去了那努力爭取、夢寐以求的工作。
故事二
一頭死驢
一個城裡男孩Kenny移居到了鄉下,從一個農民那裡花100美元買了一頭驢,這個農民同意第二天把驢帶來給他。
第二天農民來找Kenny:「對不起!小伙子,我有一個壞消息要告訴你:那頭驢死了。」
Kenny回答:「好吧,你把錢還給我就行了!」
農民說:「不行,我不能把錢還給你,因為我已經把錢給花掉了。」
Kenny說:「Ok,那麼就把那頭死驢給我吧!」
農民很納悶:「你要那頭死驢幹嘛?」
Kenny說:「我可以用那頭死驢作為幸運抽獎的獎品。」
農民叫了起來:「你不可能把一頭死驢作為抽獎獎品,沒有人會要它的!」
Kenny回答:「別擔心,看我的!我不告訴任何人這頭驢是死的就行了。」
幾個月以後,農民遇到了Kenny。
農民問他:「那頭死驢後來怎麼樣了?」
kenny說:「我舉辦了一次幸運抽獎,並把那頭驢作為獎品,我賣出了500張票,
每張2塊錢,就這樣,我得了998塊錢,扣除了向你買驢子的100塊錢,我還賺898塊錢!」
農民好奇地問:「難道沒有人對此表示不滿?」
Kenny回答:「只有那個中獎的人表示不滿,所以我把他買票的錢還給了他!」
許多年後,長大了的Kenny成為了安隆(Enron)公司的總裁。
ps安隆案(2001年)
這是場「企業史上規模最龐大的破產個案」,遺留下2萬4千名手足無措的員工(退休金付之一炬,資深員工損失逾20億美元),以及廣大的受害股東(股票從炙手可熱,淪為壁紙,市值損失600 億美元)。《紐約時報》指出,安隆案,將註定成為1990年代後期,瘋狂金融操作時代的終極反省。當時,公司內控瓦解,管理惡化,讓居心不良的企業高階主管,有了有趁之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