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詩經故事之一:「二子乘舟」
桃有華,燦燦其霞,當戶不折,飄而為苴,吁嗟兮復吁嗟!
註解:飄而為苴:苴音居,凡麻之雌枝無子者謂之苴。比喻桃花飄然而落,不能結成桃子,就像他們的感情沒有結果一樣。
翻作白話詩如下:
春來桃樹開滿花,嫣紅燦爛似彩霞,近在窗邊未攀折,可惜飄落別人家。
文姜收到那束桃花,讀了那首情詩,舊情復熾,黯然神傷,也回寄了一首小詩:
桃有英,燁燁其靈,今茲不折,詎無來春?叮嚀兮復叮嚀!
翻作白話詩如下:
春來桃花開滿枝,花朵嬌媚蕊如絲,今年花開君未折,明年花開莫嫌遲。
西元前709年,周桓王十年,文姜與兄長諸兒訂著來春相會的密約出嫁,齊僖公親送文姜至魯國邊境,隨從如雲,聲勢顯赫,盛極一時,魯桓公前往親迎回國完婚。詩人看到女盛男衰的嫁娶行列,作「敝笱」一詩以諷之。
敝 笱(齊風)
敝笱在梁,其魚魴鰥,齊子歸止,其從如雲。
敝笱在梁,其魚魴鱮,齊子歸止,其從如雨。
敝笱在梁,其魚唯唯,齊子歸止,其從如水。
註解:敝笱:破舊的魚筌,笱音狗,為定置捕魚的竹簍,內有倒門,魚只能進不能出,敝笱則魚可自由進出矣。這裡用敝笱比喻魯桓公不能約束文姜。
梁:就是河梁,河中以石圍成壩,只留一缺口以放置魚筌捕魚。
魴鰥:魴音房,扁身細鱗的魚,鰥音關,即鯤魚,二者皆大魚。鱮音序,即鰱魚。
唯唯:出入自如之貌。
齊子歸止:齊子指齊國公主文姜,歸是女子出嫁有所歸宿,所以稱為歸,止是語助辭。
把「敝笱」一詩翻作白話,大意如下:
河梁上有個破舊的魚籠,
鲂魚鰥魚進出多從容,
齊國的公主出嫁到這裡,
帶著像雲彩那麼盛大的僕從。
河梁上有個破舊的魚籠,
大鰱魚悠遊進出匆匆,
齊國的公主出嫁到這裡,
帶著像雨點那麼眾多的僕從。
河梁上有個破舊的魚籠,
魚兒進進出出多暢通,
齊國的公主出嫁到這裡,
帶著像流水那麼自如的僕從。
再說,文姜嫁到魯國,年年桃花開了又謝,燕子去了又來,卻一直苦無機會與哥哥諸兒見面,重續舊緣。直到十二年後,齊僖公駕崩,諸兒繼位,是為齊襄公,機會終於來了。
西元前695年,周莊王三年,齊襄公約魯桓公會盟於濼水,文姜請求桓公順便帶她回齊國娘家作客,這本來是不合禮法的,可是魯桓公竟然答應了,於是夫婦二人一齊到了齊國。齊襄公看到妹妹文姜,二人都高興萬分,十二年的兩地相思,終於得到慰解,他把魯桓公安頓在賓館,然後把文姜接進宮裏去,兄妹久別重逢,恩愛非常。魯桓公在賓館一夜久候,不見文姜出來,派人打聽才知兄妹正在內宮飲酒作樂,苦候至翌日傍晚,才見文姜頭髮蓬鬆,意興闌珊的回到賓館,桓公責問,文姜只推說喝醉了酒,桓公怒氣沖沖,下令連夜收拾行李回國,齊襄公知道因為文姜遲歸,夫婦爭吵,要連夜回國,派人強留魯桓公多待一天,並約定明日同遊牛山,設宴餞行。
次日,齊襄公在牛山設宴,齊國君臣輪流向桓公敬酒,桓公本心情鬱悶,復借酒澆愁,結果喝得酩酊大醉,口中還喃喃自語說:「同兒(魯世子之名)不是我生的,是你們齊國國君的兒子!」齊襄公聞言大怒,向公子彭生使個眼色說:「魯國君王喝醉了,扶他上車,送回賓館。」公子彭生是魯國的大力士,抱起魯桓公,挾持上車,把肋骨都折斷了,當場死於非命。由於齊國是當時的強國,魯國弱小,因此喫了啞巴虧,不敢興師問罪,只要求運回桓公的屍體安葬,及處死兇手公子彭生。連孔子都諱之,春秋書曰:「夏四月丙子,公薨于齊。」為了這件妻舅謀殺妹夫的醜事,齊國民間傳出「南山」一詩,以詠其事。
南山〈齊風〉
南山崔崔,雄狐綏綏,魯道有蕩,齊子由歸,既曰歸止,曷又懷止?
葛屨五兩,冠緌雙止,魯道有蕩,齊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從止?
蓺麻如之何?衡從其畝,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鞠止?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極止?
註解:南山崔崔:南山為山東臨淄的牛山,崔崔是山勢巍峨高大之貌。以南山比喻齊襄公地位的尊崇。
綏綏:動物緩行以求偶之貌。這裡以求偶的雄狐比喻齊襄公的無行。
魯道有蕩:魯道指通往魯國的道路,蕩形容寬闊平坦。
由歸:是說文姜由此道路嫁到魯國。
曷又懷止:曷通何,懷就是思念,此句是指齊襄公諸兒,何必又對文姜懷念不已?
葛屨:屨讀作鋸,用葛絲編成的鞋子。
五兩:鞋子每兩隻為一雙,五兩就是五雙,古禮,結婚時嫁妝必須送五種顏色的鞋子。
冠緌:緌音蕤,繫冠(帽子)的帶子,左右各一條繫於頷下,所以也是成雙成對的,亦為結婚時女方送男方的禮物。這兩句是說,文姜與魯桓公乃是依禮成親。
庸止:庸是經由之意,指文姜與魯桓公乃是經由正式的禮節成親。
從止:相從,指文姜襄公之會。
蓺麻:蓺音義均同藝,蓺麻就是種植麻樹。
衡從其畝:衡從就是橫縱耘鬆其土,畝是田畝,指種麻之田。
既曰告止:既然已經稟告父母,並奉命成親。
鞠止:放任不管,此句指魯桓公。
析薪:燒火的木柴叫薪,析是劈剖,析薪就是劈柴。
匪斧不克:不靠斧頭不能完成。
極止:極端、極度,指文姜恣情之行。
把「南山」一詩翻作白話,大意如下:
巍峨的南山高聳入雲,
求偶的雄狐緩步逡巡,
通往魯國的大道坦坦蕩蕩,
齊國的公主由此出嫁完成婚姻,
既然她已出嫁宜室宜家,
你為什麼還要思念於她?
葛編的喜鞋有五雙,
帽纓的穗頭兩邊晃,
通往魯國的大道坦坦蕩蕩,
齊國的公主由此出嫁送嫁妝,
你既然已出嫁成立家庭,
為什麼還跑去跟他糾纏不清?
種麻的步驟要如何?
必先縱橫耕耘田地。
娶妻成婚的步驟要如何?
必先稟告父母,
既已稟告過父母,
為什麼又任其放縱行為?
劈柴的方法要如何?
非斧頭不能完成。
娶妻的方法要如何?
非媒妁之言不能完成,
既有媒妁之言,
為什麼又任其放浪形骸?
魯桓公在齊國不明不白的暴斃以後,由他的兒子世子同繼位,就是魯莊公,桓公之死,因文姜而起,文姜無顏回魯國,莊公也不便接她回魯國,於是就在齊魯邊境的地方,蓋了一棟行宮,讓文姜住在那裡。文姜過著優渥的生活,鮮車怒馬,明目張膽的駕著馬車至齊國與哥哥齊襄公幽會,車馬過處,人人側目,齊國詩人就用「載驅」這一首詩來諷刺她。
載 驅〈齊風〉
載驅薄薄,簟茀朱鞹,魯道有蕩,齊子夕發。
四驪濟濟,垂轡爾爾(水爾),魯道有蕩,齊子豈弟。
汶水湯湯,行人彭彭,魯道有蕩,齊子翱翔。
汶水滔滔,行人儦儦,魯道有蕩,齊子遊敖。
註解:載驅薄薄:駕著馬車疾駛而行,薄薄是車行之聲。
簟茀朱鞹:簞音單,是竹蓆,茀音服,是車簾,鞹音擴,去毛的皮革叫鞹,朱鞹是朱紅色的皮革。
齊子夕發:齊子指文姜,她本為齊國公主,故稱齊子。夕發是晚上駕車出門,私會情郎也。
四驪濟濟:驪音離,黑色的馬,古代以四匹馬拖車,稱為駟馬,濟濟是亮麗盛美之貌。
垂轡爾爾:垂轡是鬆垂的韁繩,爾(水爾)音泥,盛多之貌。
豈弟:音凱地,即愷悌,容光煥發,精神奕奕之貌。
湯湯:讀作商商,流水之聲。
彭彭:讀作邦邦,車馬之聲。
翱翔:逍遙自在的樣子。
儦儦:儦音標,儦儦眾多之貌。
遊敖:就是遨遊玩樂。
把「載驅」一詩翻作白話,大意如下:
奔馳的馬車輕輕搖晃,
座墊車簾都是鮮艷飾妝,
魯國的大道坦坦蕩蕩,
齊國的公主傍晚出發要去會情郎。
拉車的四匹黑馬非常健壯,
轡頭的韁繩華麗無雙,
魯國的大道坦坦蕩蕩,
齊國的公主神采飛揚。
汶河的流水水聲湯湯,
路上的人車來來往往,
魯國的大道坦坦蕩蕩,
齊國的公主要飛馳去情郎的身旁。
汶河的河水水流蕩漾,
路上的行人熙熙攘攘,
魯國的大道坦坦蕩蕩,
齊國的公主要遨遊去會情郎。
後來齊襄公至姑棼的貝邱山遊獵,夜宿姑棼離宮,齊國的連稱與管至父兩位將軍叛變,齊襄公遂被殺。
取材自「東周列國志」改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