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日 星期四

2012年王財貴教授春聯義賣 - 已售完 / 請直洽華山書院購買

迎春納福 恭賀新禧


壬辰新年,教授再度為好友們親書三組春聯,並印製2000份,以敬贈長期捐款贊助的朋友及提供基金會作為義賣,內容分別為:


A組:隸書對聯「禮節樂和真富貴,春華秋實大文章」,橫批「居家自有天倫樂」


B組:隸書對聯「龍騰鳳翥(ㄓㄨˋ)徵祥瑞,聖教仁風啟太平」,橫批「陽春麗日煥天文」


C組:草書對聯「璞玉渾金是壽者相,琪花瑤草得氣之先」,橫批「春日和煦天君泰然」



即日起至101117日 ,凡認捐兩百元即由基金會贈送春聯一組,組別任選,認捐四百元可任選兩組,以此類推。捐款收據由基金會統一開立,個人及公司行號均可憑據抵稅。


后謙讀經班為基金會春聯之代售處,備有現貨供應,有意訂購春聯者請向劉老師洽詢。


本讀經班備貨已售完 / 請直接洽華山書院購買,謝謝支持


新年快樂


年節將近,張貼春聯的同時,您知道它的由來嗎?春聯的內容講求對句工整,含意吉祥,可算是中國文學的一種特殊文體。從早期的避邪求平安,到文人述志展文才,春聯一直是社會的縮影與人文現象的表徵,是創作者與觀賞人的心理投射與職業生活的顯象。瀏覽一地的春聯,也是了解民情的捷徑。


春聯的典故
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貼上了紅紅的春聯,也為嚴冬帶來了些許溫暖和喜氣。
從春聯中我們可以欣賞到中國文字對仗之美及奇巧,更可以從其中的含意,領悟修身處世的哲理,還可以玩味書法的趣味,可以說是集文學、書法、藝術於一爐的一種獨特的表現形式。
春節寫春聯、貼春聯是我國特有的年俗。古代傳說有「神荼」、「鬱壘」兩個兄弟,用桃木棒為地方上的人驅除惡鬼,因此後來就將他們兄弟的名字雕刻或描繪在桃木板上,掛在門上保平安,成為我國最早的門神;後來簡化成只用紅紙畫一桃形,寫上「神荼」和「鬱壘」,稱之為「桃符」,這就是春聯的前身「桃符」的由來。
隨著時間演進,人們也賦予「桃符」招財納福的意義,開始在「桃符」上頭寫上「招財進寶」、「福」、「春」等吉祥字眼,稱為「春帖」。
相傳我國最早的春聯是五代十國時蜀國的後主孟昶所作,有一年除夕,他命令學士於寢門的桃符上題辭,寫後他不滿意,就親自提筆寫了「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可以說是我國的第一幅春聯。


( 以上資料摘自宜蘭縣文化局:雅齋兒童書法研究協會 提供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