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謙通訊 中華民國100年8月10日 星期三 第三期
文學革命的省思 紐約大學教授 - 唐德剛
本文選錄自唐德剛譯注之「胡適口述自傳」。胡適曾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之邀,用英語自述他的生平。後經其學生唐德剛譯為中文,唐先生極為尊崇胡適,但在某些方面,也有自己的見解,附在本書之中。本文便是胡適談到在民國九年,他建議政府以「白話」教育代替「古文」教育,掀起一場「文字革命的勝利」時。唐德剛所作的一段長註。
第一、 文學革命和其任何「革命」一樣,它的功過如何,是不能讓「革命家」本人去自吹自擂的。「是非留待後人評!」只有能看到「革命成果」的「後人」,才能作「蓋棺之論」。中國的文學革命,今日也該是「蓋棺論定」的時候了。
第二、這場推行白話文運動 尤其是以白話文為中小學「教育工具」這一點 其建設性和破壞性究竟孰輕孰重,最好還是讓在這個運動影響最重的時期受中小學教育的過來人,來現身說法。因為他們是這場「教育實驗」中的「實驗豚鼠」(Cuineipig)。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是福是禍,親身感受,最為真切。
筆者不敏,便生在「禍福身受」這一輩之中。所以近年來個人論胡之作雖然已寫了數十萬字,久思擱筆,然在劉紹唐先生和一些嚴肅批評指教的前輩、平輩和晚輩讀者們的鼓勵之下,稍有管見,仍不敢藏拙,也是這個道理。
請先從個人親身的感受說起:
筆者本人便是胡先生所稱許的當年在「新學制」之下受教育的「小學生」之一。不幸我是個鄉下孩子。那時最近的「國民小學」距我家也在十里之外。上不了公立小學,就只好留在家裏,在祖父延師設立的「改良私塾」上學。由塾師分授英、漢、算三門功課。
先祖原是位「革命黨」;後來又是陳獨秀的好友和崇拜者。因而他在家中一旦當政,便把祖宗遺留的封建稱呼,瞌頭儀式,全部豁免。可是他對我們這個「改良私塾」裏的「漢文」一課的教學卻十分「反動」:他規定我們要背誦短篇的古文選讀,作文也以文言為主,不許用白話。
啟蒙之後,筆者便在這個改良私塾之內,被「改良」了有七八年之久。我們的「漢文」也就從「床前明月光」,一直背誦到「若稽古帝堯」。最後連「左傳選粹」到「史記菁華錄」也能整本的背。那些故事都有趣而易解。我底同班「同學」,除了兩三位「實在唸不進去」的表姐表弟之外,大多數的孩子,均不以為苦。最後在家中長輩的「物質刺激」之下,竟然也主動地讀起「通鑑」、「文選」等「大部頭」書來。 在我們十二歲的那一年春天,家人為要送我們投考初中,乃把我和兩位同年的表兄送入附近一所小學,插班入六年級下學期,以便取得一張「小學文憑」。
這所小學是兩位留美鄉紳籌款設立的。全校一半是新建的西式樓房。操場上「足籃排網」一應俱全。校舍內「圖書館」、「實驗室」也應有盡有。筆者等三個土孩子初入此「洋學堂」,真是眼花撩亂,自慚土氣熏人。
我記得我們小學之中國語班所用的教材,便是適之先生在本文中所說的「新學制國語教科書」。我清楚地記得,我所上的第一堂國語課,便是一位黃慰先老師教的,有關「早晨和雄雞」的「白話詩」。那首詩的開頭幾句,似乎是這樣的:
喔喔喔,白月照黑屋…
喔喔喔,只聽富人笑,那聞窮人哭……
喔喔喔……喔喔喔……
那時表兄和我雖然都已經能背誦全篇「項羽本記」。但是上國語班時,我們三人還是和其他「六年級」同學一起大喔而特喔。
在我們這個「畢業班」樓下那一間便是「初小一年級班」。他們的國語課,我也還記得幾句:
叮噹叮,上午八點鐘了!我們上學去。
叮噹叮,下午三點鐘了!我們放學回。
那時的小學生們唸國語還有朗誦的習慣。所以早晨上「晨課」,晚間上「自習」,只聽全樓上下幾十個孩子們,一邊「喔喔喔…..」,一邊「叮噹叮….」好不鬧熱!
學齡兒童在十二三歲的時候,實在是他們本能上記憶最強的時期,真是所謂出口成誦。要一個受教育的青年能接受一點中、西文學和文化遺產,這個時候實在是他們的黃金時代尤其對中國古典文學的學習與研讀。這時如果能熟讀一點古典文學名著,實在是很容易的事至少一大部份兒童是可以接受的;這也是他們一生將來受用不盡的訓練。這個黃金時代一過去,便再也學不好了。
如果我們把一些智力上能接受這些寶貴文化遺產的學齡兒童們的黃金時代,給「喔喔喔」或「叮噹叮」,叮噹去了,豈不是太可惜了嗎?
胡適之先生他們當年搞「革命」,非過正,不能矯枉,原是可以理解的。加以他們又都是一批高高在上的「決策人」,原不知「民間疾苦」。在他們大旗之下受教育的孩子們將來是「禍」是「福」,不是他們可以想像出來的。本來一個政策尤其是教育政策的成效如何,也不是應該可從想像中得出的;它只有在長期實踐之中,才能找出真正的答案。
六十年過去了。今後的教育家,千萬不可再講大話、講空話。辦教育的人一定要實事求是,去研究出受教育兒童的真正需要才好。
以上節錄自王財貴教授[一場演講百年震撼]DVD
后 謙 佈 告 欄
1.全國經典總會考訂於100年9月24日(星期六)舉行,會考場地:新莊國小。
2.預防腸病毒,請減少出入公共場所,養成飲食前洗手的良好習慣。本園亦每天做消毒清潔工作。
3.本通訊歡迎家長投稿發表讀經教育心得及問題,來稿亦有機會轉投於華山書院出版之讀經通訊。
4.后謙讀經班訂於100年8月29日喬遷至新址:三重區中正北路530巷7號2樓(TEL:2988-9195),其位址距[愛買]約200公尺,於[三重慈濟園區]及[穀保中學]中間,請各位家長及早確認地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