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理論及實踐日有進境,將至於「不退轉」的地步。
相信,不是盲目的迷信,是經過證實後的明白,
尚要請記住的是:
教讀經,老師愈輕鬆,就代表教對了,
孩子愈投入,就代表教對了,
家長愈安心,就代表教對了。
而第一項是主要的考察標準,因為孩子本來就喜歡這樣學習的,而家長本來就愛孩子,希望孩子好好進步,不要浪費人生的。只是世人往往看錯而做錯了。所以,老師天天很用心的在破壞孩子的天性,很努力的在障礙孩子的潛能,難怪老師身心不得安穩,大呼小叫,累了半天,而孩子愈來愈像猴子,而家長就不得不愈來愈担心了。
如果幼稚園時,因為表面上看起來其天真可愛依舊,因為三年的浪費所造成的內在的低能,還沒顯現出來,家長還不知道要担心。等孩子上小學,愈來愈不像樣,就不得不担心了,但担心又如何?如果不知道人性,不知道教育原理,還不是束手無策,只能一拖兩拖?拖到上了中學,一生的聰明才智大抵底定,再担心,也沒有用了,只得乾脆放棄了。家長不放棄,因為孩子本身的無能,也不得不自我放棄,因為他實在沒辦法應付那些功課了。等到出了社會,也沒有辦法面對複雜的社會而有所創發貢獻,只好過一個沒有理想,沒有前景的一輩子。---這是當前台灣教育中,人生日漸無力的四部曲。
究其原因,都來自於從幼稚園開始,老師就已經對孩子造了孽了,從小得的孽,將隨人終身,永不得解除。
幼稚教育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階段,怎可以用「月光光,秀才郎」「小老鼠,上燈台」來消遣掉?做老師的消遣了孩子幼稚園的三年,它所造成的遺憾,將「消遣」這孩子的一生!
~轉錄於讀經論壇王財貴教授的回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