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種學問,起自人人內心,既是主觀的自覺,又是客觀的共識;永遠嚮往于理想,並隨時關注現實;嚴格要求自我,寬容體諒他人;在成就自己的同時,也願成就別人;認為天下學問都有其價值,都應給予恰當的尊重;希望天下萬事萬物都各安其位,各得其所;這樣的學問,就稱為“儒學”,追求這一種生活的人,就稱為“儒家”。
所以儒家是好學不倦、躬行不已,並與時俱進的。面對不同的人與事,都願對之做出合理的思考、判斷,盡其可能給予最恰當的安頓;面對不同的文化系統、時代變局,都樂於觀摩參與,勇於創革,打開新局,相信人類智慧可以相通相融,相信世界文明可以共用共榮。這種儒家的志業,曾在歷史中,護佑著中華民族,令其生生不已。這樣的儒家志業,在當代,依然活躍。遵行這種志業的人,就稱為“當代新儒家”。
即使不用“儒家”這個名號,我們期待世界上永遠有人願意追求那種學問;即使不用“當代新儒家”這樣的稱呼,我們也期待我們自己,或我們的身旁,有人願意承擔起這樣的時代使命。當然,這種學問與人格,並不是容易成就的。一個人,或許必需從小開始,就接受包括中、西、印等全人類高度智慧的薰陶,飽飫詩書,經典在抱。到了青少年時期,當他的憤悱之情油然生心之時,需要接受啟發——要解經以就其學問之深,博覽以拓其見識之廣。我們要給他們一個成長的空間,扶持他們,栽培他們。這一種成長的空間,我們或許可以依古人的習慣,稱為“書院”。“文禮書院”正為此一目的而開設。
所以,“文禮書院”,不是某一個人的,不是某一學派的。她,是時代的,她,也是永遠的;她,是民族的,而她,也是全人類的。
文禮書院 宣傳片【千年之約 】--
讀經二十年階段性成果展示【守先待後 天下學堂】--
讀經教育的願景與規劃
1、我曾把推廣讀經的願景分爲三階段
http://www.aidujing.com/a/2374.html
2、讀經本旨,在于使「人盡其才」
http://www.aidujing.com/a/2388.html
3、吾輩讀書受用之标的
http://www.aidujing.com/a/2389.html
4、讀經教育正是要培養這種人格
http://www.aidujing.com/a/2390.html
5、将來,我開了書院一路培養他成才
http://www.aidujing.com/a/2391.html
6、讀經背經十年書院講習十年,而後可成爲國家天下之棟粱
http://www.aidujing.com/a/2056.html
7、 十三歲之前還是以讀經爲要,多背而少閱讀
http://www.aidujing.com/a/2393.html
8、讀經以後,要學什麽都可以,要學什麽都比較容易
http://www.aidujing.com/a/2394.html
9、何時才是解經時機?
http://www.aidujing.com/a/2395.html
10、正常的讀書生涯規劃,語文是在十三歲之前就應該學完了
http://www.aidujing.com/a/2396.html
11、所立者高,則所見者遠
http://www.aidujing.com/a/2397.html
12、認真讀經,以後能不能找到工作
http://www.aidujing.com/a/2398.html
13、只怕無才,不怕無名無位
http://www.aidujing.com/a/2399.html
14、讀經兒童日後學習職業是向古典文學或文科發展嗎
http://www.aidujing.com/a/2400.html
15、如何培養高尚的文學素養
http://www.aidujing.com/a/2401.html
16、只要讀經就夠了嗎?
http://www.aidujing.com/a/2402.html
17、繼續還是不繼續讀經?
http://www.aidujing.com/a/2403.html
18、王老師讀經教育生涯規劃提綱
http://www.aidujing.com/a/2404.html
19、10年「講貫」和10年「歷練」的提綱
http://www.aidujing.com/a/2405.html
20、談讀經是否萬能兼談背英文經典之後須下何種工夫
http://www.aidujing.com/a/2406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