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0日 星期五

后謙讀經班100年3月生活照片

今天天氣好,帶著孩子們到公園去跑步,順便帶著照相機去拍照。隨著春天的到來,公園裡百花盛開!



今年的天氣特別寒冷,一下冷一下子熱的氣候也令人難以適應。每天遠從淡水來上課的孩子想必也是加倍辛苦。


趁此機會,介紹幾位特別令人感動的家長~:毅,頡的爸爸每天從淡水騎機車接送孩子來上學,二年來日復一日;小Q媽媽將近一年來,也是每天從淡水騎機車接送孩子來上學,從泰山來的欽和新莊來的穎,三年多以來亦未曾間斷;板橋的瑜,還有榆的媽打算從萬華搬來三重,為了讓孩子落實及早讀經,大量讀經和老實讀經,這幾位家長不辭路途的遙遠,不論是10度以下的低溫,還是37度的大太陽,不論刮風下雨,就是為了要讓孩子接受聖人的薰陶,經典的教育。他們的堅持,令人感動~


節錄一段王教授演講--語文教育新典範的建立


"讀經教育"在還沒有進入體制教育之前,可以說是民間的教育改革!我們從教材、教法的改革開始。 除了教材、教法之外,還有一個,剛才說教育的三個基本要領中更重要的一條是,我們要注重——教育時機的把握。語文教育必須在十三歲之內完成。 因為十三歲之內,我們人類有語文的天份,這是老天給我們這種語文學習的大能力。 超過十三歲,就進入人生的「成熟期」,那時,思考能力和自我意識開始發動了,那時候,你不能夠再學語文了,那是要用語文來面對人生的時候了。 那時候再學語文,就費力多收功少了。 在十三歲之前,是費力少,收功多。 而且十三歲之前要分好幾個階段,我認為,越早期,語文教育的功效越大。 所以我們要把握教育的時機。 在語文教育的黃金時期,用最恰當的方法,教他最高度意義的教材,讓他終生受用,成為最優質的人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