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兒童讀經教育14年,越走越覺得推廣[兒童讀經教育]是一份責任和使命。因為凡是經過讀經教育的孩子,他的生命的擴展性,他對生命的實踐和體會,是讓人無法以言語形容的。(林楊)
「經典」的學習,是達成高度語文造詣最簡捷的方式,也是深入文化智慧唯一的路徑。而經典的學習方法也只有一個,即是依照所有語文學習的規律,不必講解與考察,只要反覆而熟練。反覆而熟練,簡單的說,就是「背誦」,背誦的意思是「反覆誦讀以至於能熟背」,也就是吾人所謂的「讀經」。起初,經典文句雖然因陌生而似若艱深,但反覆的遍數既多,熟習的數量既大,就如同嬰兒學語一樣,自然日有領悟,漸入佳境。「經典」,是語文之結晶,文化之精華,智慧之淵藪。「讀經」是所有人類學習語文的不二法門,也是人類悟入智慧的方便之道。唯有有了語文造詣的高度,才可能有智慧悟入的深度。各民族對其本族高度語文的學習,應走此一條路,對其本族高度文化的繼承,也應走此一條路;對外族高度語文的學習,必須走此一條路,對外族深度文化的吸收,更必須走此一條路。
所謂「東海有聖人出,其心同也,其理同也;西海有聖人出,其心同也,此理同也;千古之上有聖人出,其心同也,其理同也;千古之下有聖人出,其心同也,其理同也。」人類理性總是同一個理性,人類智慧總是同一智慧,唯在長遠歷史中,隨著各民族之機緣而有不同的開發。這些本源一致而方向不同的開發,形成了各民族流傳不替的「經典」。所以「經典」之價值是同等的,皆是天理之所鍾,聖人之所制,人心之所同。而人類理性自會不斷追求完善,人類智慧勢必伺機新啟光明,經典既是智慧之徵,民族之魂,經典自有動人之力,經典自有教化之能。只要致力於自我民族及其他民族經典的習熟,人類必能向上一機,必能相互了解。亦唯有致力於經典,乃能打通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乃至人與天地之間,相知相親講信修睦感通往來的管道。
(取自 王財貴教授 演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