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錄於全球讀經教育論壇
網友 streeflower 於讀經教育論壇問道:
家教
孩(一個
一,一個
班)需要提醒
捲舌音與
捲舌音
為
交代一背景:
兩個
孩已
讀經全日班
兩年
課
現自學,外子帶讀時會特別注意ㄓㄔㄕㄖ這些捲舌音
僅
經本
加以標記也常常加以糾
有些
以為然
但認為要讀就要讀得
確
況且只要剛開始辛苦一
以後就需再矯
其
音
因為意見生歧異特別徵求各位讀經前輩
看法
希望季謙人一定要撥冗回應喔
王財貴教授回覆:
凡做事,有本有末,本為主,末為輔。人生處處能本末兼賅最好,但往往有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時,則捨魚而取熊掌,乃為聰明之選。不要捨了熊掌而取魚,更不要既不可兼得,就完全放棄。
語文教育,語文兼備,最好。但不一定能兼備時,本應以文為主,以語為輔。但目前,全世界--當然我國也必然是--是以語為主,而明顯忽略了文。本末倒置,此所以語文低落之主因也。
現在,提倡孩子讀經,正是以文為主的教育。至於讀音正確如何,是次要的。這不是說一個人可以隨便亂發音,而是說,一個孩子從自然的學習中,發音再差也差不到那裏去。
不過,如果環境許可,有人可以幫孩子正音,那當然以正音完美了。
只是,要隨時知道,求正音是附帶的要求,不把它當主題就好了。亦即:不要到:「發音不正是罪過」,或「你發音不正,就不讓你讀經」的地步就是了。。
英文讀經的教學,也應如此看。
我們當前學校體制的英文教育,認為英語發音很重要,總是要求發得很正確,有錢的學校,必要以「外籍老師」為號召,其實是侷限在「只注重發音」的框框裏。結果,鄉下的孩子,好像就該註定學不好英語了,而所謂「美語學校」出來的學生,他的英文程度又有多高?縱使能講一口漂亮的「英語」,外國人也不會因此就看得起他。這叫捨本逐末。
所以,學問為要,技巧次之。讀經為要,發音次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