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7日 星期二

三聚氰胺 之 一個奶業工人的實心話

一個奶業工人的實心話

NOKIA有一句廣告詞:"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但 "科技" 似乎改變不了人性

我不想再忍了,我所知道的奶業內幕!

我所學的專業是乳品工藝,剛畢業曾在某國內老大級乳業集團工作。 職位——收奶員。

這幾天的三鹿事件,沸沸揚揚。其實在我看來,沒什麼奇怪的, 事情總是要被揭穿的,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以及是哪一家企業成為那個撞上槍口的倒楣蛋。

三聚氰胺——冰山的一角。也許這個事件就要告下一個段落, 也許僅僅是個序幕的開始……

離職的員工到處去說原來公司的"壞話", 這個員工一定個沒有道德的人。

曾經我也是這麼認為的,可最近我的想法變了, 一個知道內情而不去告訴別人,眼看著別人吃虧上當的人, 那才是個徹底道德敗壞的人。

離職後,我沒喝過一滴奶!

我先講一下,收奶的過程。 奶農的牛奶由當地附近村鎮的奶站化驗收集,按品質高低, 分等級付給奶農錢。

品質的指標不外乎PH值,蛋白質,幹物質這幾項。

然後由奶站(當然了奶站是私人老闆的)用罐裝車混裝後運到工廠, 然後由工廠取樣化驗,測算指標同樣按品質高低, 分等級付給奶站錢。

不知道大家看沒看出來,想沒想到這種操作模式會出現什麼問題?

有人說了,不是"天然牧場""工業化收集嗎"?有,的確有。 但是我只能說:兄弟,你很傻,很天真!

奶農想多賺錢怎麼辦呢? 簡單啊,摻水啊。

那摻水指標降低就賣不上好價了怎麼辦? 簡單啊摻****(三聚氰胺)啊。

奶站想多賺錢怎麼辦呢?簡單啊……

奶站的奶是從各個散戶收來混裝到罐車的,有一家的突然變質了, 怎麼辦啊,全車都倒了嗎?幾十噸一罐的奶,蛋白質低了怎麼辦? 幹物質低了怎麼辦?PH值低了怎麼辦? 有的牛病了打過抗生素怎麼辦?有的牛催奶打激素怎麼辦?

話說回來了,奶農那點小計量能瞞奶站嗎? 奶站那點小九九能瞞工廠嗎?如果我說,奶站不知情,工廠不知情。

都是"不法奶農"幹的壞事,全國人民要把矛頭指向他們批判。 那我可就真的,很傻,很天真。

我們從來不拒收奶,因為我們知道,一件東西是要充分利用的, 這樣才能取得最大的價值,獲得最大的利潤。我們分罐儲藏。

最好的奶,供到車間做優酪乳(發酵型優酪乳或攪拌型優酪乳), 因為不是好奶做不出來。其次,做純牛奶,高鈣奶之類的。 再差的奶做花色奶即花生奶,早餐奶等。

還有那些發酸的奶怎麼辦呢,當然不能倒了,做酸性乳飲料, 就是廣告狂哄亂炸的,女人小孩都喝的***

這是本公司最大的利潤所在,一盒奶的成本, 還沒有哪個包裝盒值錢。

還有那種臭的熏人的奶怎麼辦呢,簡單,做冰激淩(冰淇淋)味道最 好。

還有那些又臭成粘稠狀的怎麼辦呢,做奶粉。當然這叫工業奶粉, 它有它的用途,不是裝袋子就上市場的。

我們有全球最大最先進的立體式倉庫,媒體都讚揚過, 可是你就沒想想這快速消費品,生產出來就要賣的, 搞那麼大倉庫什麼用?

酸性乳飲料越存放味道越好。那有人問了,生產日期怎麼辦? 簡單啊,提前打一個月,你也許不信吧, 因為在你心中那是小黑工廠做的事。

那又有人問了,市場上賣的豈不是過期奶? 我就這麼告訴你吧,你手中那盒奶就是過期一周了,你喝也沒問題。

因為你所買的奶是UHT超高溫滅菌液態奶。

關於UHT超高溫滅乳到底有沒有營養,我不想再說了, 因為這個涉及到某人在某年為中國提出的一個口號, 我們正向這個口號邁進,別管你喝的是什麼奶,反正是牛奶。

有個廣告,中國某企業已經是這種超高溫滅菌乳全球產銷量第一, 難道是那些乳業發達國家真的比不上我們了嗎? 其實是人家不生產這種乳品了。這笑話有點冷是吧。

那有人說了,我們以後喝高端奶吧, 廣告都說想過有品位的生活就喝那種奶。是啊,那奶是貴啊, 貴的東西就好啊,那奶蛋白質高啊,高,實在是高, 這一點澳大利亞人都服我們啊。

我就不相信地球上的奶牛能擠出那麼高蛋白質的奶……此言一出, 某些專家就會來"闢謠"又得列出一套資料理論,來"引導"大家。

是啊,我嘴沒人家的大,錢更沒人家拿的多……還有很多關鍵的還是 不說為好,知道了對大家誰都不好。生活是美好的。

真實案例看三鹿奶粉背後的KB的行業潛規則

目前鬧得沸沸揚揚的三鹿奶粉事件, 作為一個可能的知情者和懂點化學的人,我也來談談我的觀點:

1.     媒體也好,廠家也好,國家品質監督也好,還是在忽悠大家, 為什麼我敢這麼說,因為三聚氰氨根本不可能直接加入牛奶中, 三聚氰氨的市場售價並不低,奶農不可能不計成本的提高濃度, 其次,三聚氰氨水溶性較差,要想完全溶於牛奶比較麻煩; 那為什麼媒體、廠家、 國家品質監督要異口同聲的說是不法之徒加入了三聚氰氨, 其實就是為為了掩蓋一個更可怕的問題, 那就是加入的其他毒性更大的東西,說穿了就是尿素, 尿素作為一種便宜的農家化肥,真是經濟實惠的"好添加劑"

2.     為什麼要加尿素,因為各乳品公司收購鮮奶, 測試的標準主要是奶的蛋白質含量,說穿了就是氮的含量, 尿素作為一種最普遍的氮肥,由於它獨特的分子結構, 記得好象是兩個氮分子配個什麼我忘了,氮的含量當然高了, 混入奶中,提高氮濃度,價格自然也賣得高了;

3.     尿素怎麼轉化為三聚氰氨的,很簡單, 奶粉的生產過程就是將鮮奶放在封閉的環境高溫環境下, 然後採取噴霧的方式直接轉化成粉狀就成了奶粉, 而尿素在高溫下會產生變化,生成三聚氰氨,OK, 有毒的奶粉就這樣生成了。

最後,我在談談我怎麼知道這些內幕的,前幾年,是01年還是02 年,我記不太清楚了,在辦理一件帶B社會性質的案件時, 他們主要罪狀之一,就是把持我市某區的牛奶收購市場, 長期以如此方式沖好,我們在辦案中就瞭解到, 他們在牛奶中加入尿素、少量食用油,然後加大量水( 良心好的加自來水,不好的就直接加池塘或者田�的水), 最後用專用的攪拌機進行攪拌,一批蛋白質濃度高的鮮奶誕生了, 但最後幾個犯罪分子都翻供,說他們這種做法是普遍的, 並不是他們發明的,後來我們專門去天友瞭解,確實如此, 他們對牛奶收購中出現的這些問題,根本沒有比較有效的檢測措施, 或者是因為收購站點太多, 沒有精力和金錢來負擔這麼大的檢測開銷, 所以對廣大奶農的行為基本採取的是默認的態度, 這種現象在全國的乳製品行業是普遍的,只要存在向奶農收購牛奶, 就普遍存在此類現象,所以三鹿事件的發生就是 必然的,而且這次三鹿出了事, 全國其他所有乳製品企業都保持沉默,沒有一家跳出來指責, 什麼原因大家看了我的帖,應該心�有數了吧, 最後弱弱的問大家一句,這樣的牛奶你們敢喝嗎?

這幾天出現的"毒奶粉"事件和前幾年的"孔雀石綠""蘇丹紅""吊白塊"等事件一樣,震驚國內外。

如果您和您的家人不慎誤食含有"三聚氰氨"的奶粉, 可以多食用些黑木耳。

黑木耳對腎結石有強烈的效果,可以把腎結石剝落、 溶解並排出體外。

一般食用量是已經發好的黑木耳一次50克(兒童)至150克( 成人),一般一天一次或兩天一次。

l         摻假黑木耳的識別

1.     看顏色:品質好的木耳呈烏黑色,色澤均勻;摻假木耳為黑灰色, 並拌有白色的附著物。

2.     看外形:優質木耳捲曲緊縮,葉薄且無完整輪廓; 摻假木耳由於含有大量米湯和糖,其形態膨脹,顯得肥厚, 少捲曲且邊緣較為完整。

3.     看質地:好的木耳堅挺,有韌勁,用手不易捏碎,; 摻假木耳較脆易碎,用手稍掰即碎斷脫落,放在口中易變軟。

4.     嘗味道:優質木耳放入嘴�嚼時,有渾厚鮮味感; 而摻假木耳有甜味。

為了我們可愛的孩子請轉發給更多的朋友.積德難無人見,存心自有 天知!


一噸鮮奶灌成50 奶站搞化工 雙氧水殺菌

大陸毒奶粉事件持續擴大,經過大陸當局連日緝查, 毒奶粉禍首指向未受監管的奶站。大陸媒體更驚爆,除三聚氰胺外, 奶站老闆還會在收來的牛奶裡,添加乳清粉、雙氧水、 脂肪油等各種化學添加劑,以期降低成本和通過檢測。

三鹿毒奶粉事件已演變成大陸整個乳業問題,大陸民眾都在問, 為何連蒙牛、伊利和光明等知名大廠牌,都出現含三聚氰胺的牛奶?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近日走訪大陸奶業人士, 發現奶站可能是問題奶的來源。

報導引用山西山陰縣曾在蒙牛和伊利直屬奶站工作的人員表示, 三年前就曾聽說,有人在牛奶裡加三聚氰胺,但以前不檢測這項, 所以也沒發現;今年四月,上面正式通知要檢測,才知道問題嚴重。 由此,各奶業的管理層,應該早就知道毒奶粉問題。

他說,奶站在在牛奶裡摻東西,早幾年就有,只是人們不太知道, 誰也沒當回事。奶站老闆在牛奶摻水後,牛奶的各項指標就會降低, 然後根據自己的經驗或簡單的儀器,在摻水後的牛奶加入添加劑, 反覆勾兌幾次,一直到牛奶「達標」為止。

他透露,河北曾出現一頭牛一天可以產二十噸牛奶的傳說, 其實是用大量的水和乳清粉勾兌出很多牛奶,「 一噸鮮牛奶可以勾兌出五十噸牛奶」,並不困難。

他說,有時為了降低細菌數,還有人加入雙氧水或抗菌素、 清毒劑來消毒殺菌;有時酸度高了,就加鹼;糖度高了,就加水。

最常見奶站人員加入摻水牛奶的五種添加劑是:脂肪油( 提高脂肪數)、糊精和乳清粉以及二合一(二合一就是三聚氰胺, 可以提高各種指數,尤其是蛋白指數)。

這位奶業人士表示,很多奶站的牛奶都不固定送往那家企業, 任何一家奶站的牛奶都可能送往任何一家企業,這就為奶站( 奶販子)留下摻假「造奶」的機會。

他表示還有另一種情況,奶站收了牛奶後送到甲廠, 發現有項指標不達標,就會在離開甲廠後,根據檢驗結果, 對不達標項目有針對性地添加一些東西,然後再送到乙廠去賣, 達標就罷手,不達標的話,他會繼續勾兌後,再賣到丙廠去。總之, 奶站不會輕易把牛奶倒掉,牛奶摻假的成本低於純鮮奶很多, 再加上人為因素,不摻假的賣不了錢,摻的多,能多賣錢。

技術操作環節外,奶站還會用金錢「搞定」 企業奶源部門和檢測部門的人, 甚至連化驗員都是可以拿到小費和紅包。 企業的奶源部門和檢測人員收錢後,當然「看不見」 問題牛奶流入企業生產環節。

更誇張的是,當問題牛奶進入生產廠後,有時廠方會發現,這時, 他們會作出「相應地技術性」處理,讓牛奶一切達標後, 再進入生產環節。利用技術手段人為添加化學原料, 並非只有奶站工作人員這麼做,企業有時也會這麼做。

2008/09/24 聯合報】

敬祝 順安
============================
后謙幼兒讀經學園 (原:資優讀經幼兒園)
Intellingent Children Studying Center
Arvin Liu    劉子雈
MOBILE:(886) 939-321-205
E-mail:arvin66@gmail.com
部落格:http://blog.xuite.net/arvin66/icsc
讀經村:http://icsc.myweb.hinet.net/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