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7日 星期五

【老子莊子選】包本錄影 - 2015-11-27 - 育吳

恭喜 劉育吳 包本背誦【老莊】成功!



2015-11-27 今日第四位成功包本背誦【老莊】的劉育吳同學,在包本之後,立即興高采烈的跟我預約了下一本是【學庸論語】。並且訂下下週二背論語1~5,下週五背6~10的進度。好有自信,好有志氣,這樣的精神和態度真令人感動和高興! 


 


這個禮拜,,育吳的態度連我看了都感動,,同學們下課,他沒有立即下課,,,就算下了課也提早進教室背書,,吃完午餐,,點心之後,,也立即拿著課本反覆誦讀,,,驗收時,一次又一次的重來,,如此百屈不撓的精神,不由得讓我生起肅然起敬之心。雖然,連我看了都捨不得,,但就差這臨門一腳,,,唯有狠下心來堅持著,鼓勵再鼓勵,,不負苦心人,,,終於成功了!終於成功了!


 


 




育吳(國小四年級) 2015年11月27日



TOUTUBE:https://youtu.be/kBAg3TLRhSI



優酷: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5NzM3Njk1Mg==.html




2015年11月21日 星期六

【老子莊子選】包本錄影 - 2015-11-14 - 之菱

繼上週,謝尚佑同學成為首位完成【老子莊子選】包本之後,今天尚明和之菱也完成了老莊的包本。


為了養精蓄銳,昨天之菱早早便上床睡覺,這是很好的自我要求的態度!包本的難度頗高,因此可以訓練孩子[挑戰]和[克服]的精神。【老子莊子選】22100個字,一口氣背完,加油~


之菱(國小六年級) 20151121
TOUTUBE:https://youtu.be/IeVT29n0TzQ
優酷: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5MjAwNDcyMA



【老子莊子選】包本錄影 - 2015-11-14 - 尚明

繼上週,謝尚佑同學成為首位完成【老子莊子選】包本之後,今天尚明和之菱也完成了老莊的包本。


今天一大早,尚明六點就起床背書。不是臨時抱佛腳,而是自我要求的態度。


包本的難度頗高,因此可以訓練孩子[挑戰]和[克服]的精神。


【老子莊子選】22100個字,一口氣背完,加油~


尚明(國中三年級) 20151121


TOUTUBE:https://youtu.be/jwB_wbb_rT8


優酷: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5MjAwNDY0MA



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老子莊子選】包本錄影 - 2015-11-14 - 尚佑

恭喜 謝尚佑 繼學庸論語和孟子之後,今日又完成了第三本【老子莊子選】的包本背誦。【老子莊子選】22100個字,一口氣背完,厲害~


在后謙,老莊的包本尚佑是第一個完成的。
包本的決心勝過了學長和學姐,接下來的書禮春秋選也要加油喲!


TOUTUBE:
https://youtu.be/YDHkbJ1vY4Q
優酷: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4NTkwMjQ2OA


2015-11-14尚佑
【老子莊子選】包本錄影
=============
尚佑:五年級



2015年11月11日 星期三

吳小東:于汝安乎——我辦學堂的體會

吳小東:于汝安乎——我辦學堂的體會 


  辦學堂一轉眼幾年了,說不上有什麽成就,最大的收獲是,越來越心安。因爲我已經深深地知道:再沒有比讀經更好的教育了。如果我說這話時還有一絲疑惑,我就不會心安,但現在心中真的沒有一絲疑惑,隻有一片明白的坦然,明明白白,平平安安。我認爲這就是最高明的教育,對孩子、對父母、對國家民族最負責的教育,最簡便最有效的教育。一個孩子我們隻有這樣教育他,才算讓他有最大的成長,才沒有辜負他。如果你認爲我武斷,那隻是說明你了解還不夠,當你了解得足夠多,一定也會像我一樣。這不需要争辯,誰不讀經誰自己吃虧,人雖欲自絕,其何傷于日月乎?時間會證明一切。  


  我并不是一下子達到這一點。我生性魯鈍,别人一下子就能把握住的東西,我可能需要幾年。認同讀經教育理念後,我總還是心存疑窦,不能放心,我怕自己耽誤孩子,誤人子弟。我研究蒙氏教育、華德福教育,閱讀盧梭、杜威的論著,看目前流行的兒童教育及心理學書籍,它們看上去也都有道理,這一度令我十分苦惱。因爲這種牽挂,我辦學比較保守,認識一點做一點,波動也比較大。但随着對王财貴教授讀經理論的學習和教學實踐的深入,一些顯而易見、不可改變的道理浮現出來,思路日益清晰,我終于知道目前社會上流行的種種教育理論都有好處,也都有不可克服的缺陷,我看清了它們的來龍去脈,如觀掌紋,分毫畢見。我有一種攻破堡壘的愉快,産生了一種穩操勝券的自信。站在讀經教育的立場,很容易明白這些形形色色的理論,站在它們的立場,則很難理解讀經教育。讀經教育才是最高明、最廣大的教育。讀經教育不僅可以解決中國教育的問題,也可以解決整個人類教育的問題。它是教育最根本的道理,質諸天地而無疑,放之四海而皆準,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人類教育要有希望,人類要有希望,必須回到讀經教育。這都是實實在在、平平常常的道理,一點都不誇大。如果一個人對讀經還沒有這種認識和信心,其心智一定有所蒙蔽,那就還需要學習。一個教育者對自己所做的教育如果還沒有這種認識和信心,那他就不能安心,還必須努力追尋。我很慶幸找到了這種教育,能夠讓我安心。我知道隻要我踏實地走下去,走一步就有一步的收獲,每一步都不會白費,隻有成功,沒有失敗。因爲我有十足的把握,我已經能夠從開始看到未來。讀經是符合天地之道的教育,隻要一個孩子接受讀經教育,他的成長一定越來越合乎天地自然之道,越來越讓我們安心。其他任何教育,不管多麽新奇動人,花樣百出,因爲它未必合道,總是充滿了不确定因素,不能使人真正安心。任何教育,隻要它是對的,它一定暗合讀經教育;如果它是錯的,它一定違背了讀經教育。即使是西方人,他們的教育要合乎天地之道,也必須回歸讀經教育,隻不過或許表述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辦學幾年,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凡是能夠長期讀經的孩子,都會越來越好。有個特别頑皮的孩子,三年下來已經成爲班裏的尖子生,性情也柔和許多。有個特别遲鈍的孩子,剛來時兩行字要教上百遍都記不住,現在讀書已經完全正常,渾身透着一股機靈勁。包括一些入學時年齡已經較大的孩子,幾年下來,越來越成熟穩重,雖還說不上有什麽突出表現,但已足以讓人感到欣慰。而那些對讀經淺嘗辄止半途而廢的孩子,離開學堂後其問題未必得到解決,有的反而越來越嚴重,甚至終于不可收拾,已有好幾位家長向我表達了他們的後悔。教育如果從根本上就不是志于道的,它怎麽可能保證孩子一直向道而不偏離呢?有一次,我在鬧市跟一個讀過幾年經的大孩子分别,看着他像大人一樣的身軀沒入滾滾的車流人群,我想,如果他沒讀過經,他怎麽能不被這滾滾的紅塵淹沒呢?他背過幾本經典,心中就有聖賢的影子,他至少知道人間有道,有正義和陽光,就不會一頭紮進去閉着眼一沉到底。這幾本經典,就是他防身的錦囊,漫長人生中最可寶貴的護符。我不能保證他究竟如何,但我能保證我已經給了他最好的教育,在同等資質、同等家庭背景下,他已經得到了最大的成長。我唯一的遺憾,是沒有讓他讀得更多更好。有一個女孩,曾在我這裏讀過兩年經,後出國留學,回國時來看我,說她離家鄉那麽遠,才發現以前的學習中,對她最重要的還是在學堂讀過兩年經。一個人隻要讀過經,哪怕他走到海角天涯,他心中仍是安穩的,他有無限的抗挫的能力,因爲有聖賢一直陪伴着他。     


  晴朗的日子裏走在校園,聽着琅琅的讀書聲,看天邊白雲卷舒,真是不勝感動。我仿佛能看到孩子們的生命一天天充實飽滿。孩子們讀經久了,舉手投足之間,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爽朗沉靜的味道。那是讀過經典的孩子自然透露出來的一種味道,是在樸素的環境中長期熏染出來的一種味道。天天陪着孩子,本來沒有注意,但有一天,書院偶爾來了一群體制内的學生,他們的躁動令我突然意識到:他們是沒讀過經的孩子。他們的眼神裏有一種隐約的迷亂和空洞。那一刻我意識到讀經的不可替代性:讀經是真功夫,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沒有讀過經,任你三頭六臂,聰明絕頂,終非上乘。      


  我出身教師之家,父親是教師,姐姐是教師,親戚裏從事教育的有十好幾個。我也是教育者,但我和他們不同。他們在體制内,我在體制外。他們是教師或教育工作者,我是辦學者。他們都有職稱,我自問無愧于心。他們教語數外史地生,我教讀經。但我很高興。我覺得我們這個教師之家,到我這裏才真正走進了教育,好像多少年辛勤的積累,到我這裏才終于結出了一個碩果。他們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麽。我的大姐,她在縣重點小學教書,姐夫在縣教委任職,但現在十八歲的兒子已經管教不住。外甥從小我就很熟悉,但就在這樣的教育家庭中一步步走向叛逆。他們現在仍沒有真正認識到問題在哪兒。我很自責自己覺悟太晚,能力太差,不能讓他們早點接受讀經。      


  我絲毫沒有責備他們的意思,因爲他們不過是體制内最普通的教育者而已。體制内的校長教師,有幾個真正明白自己所做的事,真正理得心安?他們隻知道把孩子一級級地往上送,至于孩子的一生究竟怎樣,他們是不管的。他們不會考慮教育從哪裏開始,到哪裏結束,不會去追問教育的本質是什麽。他們隻是在高考這根指揮棒下被動地旋轉,在送孩子上大學這個虛幻的肥皂泡中苟延殘喘。如今,這個肥皂泡正在破滅。慶幸的是,我早早地彈破了這個肥皂泡,直面教育沉重的現實,經過幾年的摸索,終于找到了能讓我心安的教育。我感到我越來越踏實,他們則日見其虛幻。      


  王财貴教授曾講過一個笑話,意味深長。有個讀經孩子家長,因爲别人老是質問他爲什麽那麽大膽讓孩子放棄上學去讀經,令他很受困擾,有一天他終于想出一個辦法:當别人又這樣問他時,他大聲予以回敬:你怎麽那麽大膽,還敢讓孩子上學?!從此天下太平。這聽起來像個笑話,其實認真想想是很嚴肅很沉重的,幾乎要讓人掉淚的。那些還在體制内上學的孩子的父母們,他們真的能放下心嗎?他們知道他的孩子這樣一路走下去,終将會成爲什麽樣的人嗎?他知道孩子上的這艘船,究竟駛向何方嗎?誰來負這個責任?認真一想就知道,一切都是渺茫,都是不踏實、不可靠的。但沒有人對這個問題進行過嚴肅認真的反省,大家隻是在一個龐大的集體幻覺中自欺欺人。然而,家長們也不足深責,他們隻是接觸太少,他們以爲一切都由國家安排好了,自己隻要按部就班就夠了,他們不知道百年以來,整個教育方向是錯的,不知道這個龐大的教育機器其實隻是一具空殼,沒有靈魂和理想,沒有堅實的理論做支撐,其實是站不住腳的。以前,當我遇到有些家長不贊同讀經,非難讀經,不免着急忿恚,那其實還是因爲不自信,現在,則隻剩下了悲憫。我想給父母們說的是,無論你的孩子是否讀經,關鍵是作爲父母,你能否安心?      


  太太本來對讀經半信半疑,随着兩個孩子的出生和孩子讀經效果的顯現,她已經成爲最堅定的讀經家長。女兒四歲半,已讀過不少經典,認了很多字,目前在中班跟六七歲的孩子們一起上課,雖然年齡最小,讀書卻一點也不落後。她很愛看書,家裏一套小學初中的語文課本都被她翻爛了。有時早上比大人起得早,不聲不響地躲在角落裏看書。她會唱一百多首詩詞,包括《木蘭詩》、《将進酒》這樣比較長的詩。兒子剛滿兩歲,太太每天給他讀經,唱詩,他已經會接龍讀《易經》、《詩經》、《論語》中的很多篇章,會唱五十首以上詩詞。他說話很清楚,玩的時候會突然大聲唱起某句詩或冒出一兩句經典。兩個孩子都比較聽話,身體健康,動作靈活。生活中關于他們的趣事真是層出不窮。太太很自豪,認爲他們比不讀經的孩子發育得好,用她的話說是“差别太明顯了!”爺爺奶奶看到兩個孩子的成長也很驚喜,再也不擔心我們的教育方式了。當然我很清楚,他們隻是比較正常而已。如果體制教育沒有本質的改變,我不會讓他們上學,我有足夠的信心把他們培養成人。      


  教育,乃贊天地之化育之事,神聖莊嚴。一個教育者,如果他不能确信他所從事的教育是天下最好的教育,他怎能心安?一個父母,如果他不能确信自己孩子所受的教育是天下最好的教育,他怎能心安?這無關于金錢,而是對教育真理的把握。沒有人要求你一定怎麽做,但你自己應該清楚,自己是否心安。不然,終是蒙混度日,自欺欺人。宰我欲短喪,把三年之喪縮短爲一年,孔子對他說:“于汝安乎?”你要心安的話你就去做吧!我們每一個人,辦學者、爲師者、爲人父母者、教育主政者,是否都應該問問自己:我這樣教孩子,是否心安?不安,則必思所以安之之道。如果大家都能心安,則孩子有幸,國家有望! 


20131116日,北京,千人行書院



2015年11月9日 星期一

第七屆讀經教育宣導講師培訓


第七屆讀經教育宣導講師培訓

暨 第一屆~第六屆講師進階培訓 課程簡章


一、宗旨:

 

      德國哲學家雅思爾貝斯認為,西元前800至西元前200年之間,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在軸心時代裏,各個文明都出現了偉大的精神導師-古希臘有蘇格拉底,古印度有釋迦牟尼,中國有孔子……他們原創性的思想塑造了不同的文化傳統,也一直影響著人類的生活。尤其指出的是:「每當人類社會面臨危機或新的飛躍的時候,我們總是要回過頭去,看看軸心時代的先哲們是怎麼說的。」

 

      時代在變,環境在變,當世界發生了無數次翻天覆地的變化之後,為什麼經典還可以永垂不朽?因為無論世事如何詭譎,人間如何顛沛,人性始終如一。經典是符合人性的書籍,故能適用於任何時代、任何地點、任何人群。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其實,何必等到一百遍?在平常的讀誦過程中,總會偶爾有一兩句在不經意中跳出來,大放光明,照亮顏色,撼動心弦……

 

      王財貴教授自1994年起自台灣推廣兒童讀經,即以一人之力遍灑文化種子,二十年來足跡遍布全世界。然而,文化的根苗、人才的培育不是一蹴可幾、一人可致的,「國士胸羅廿四史,村童背誦十三經」的理想世界,亟需更多熱心的朋友來提攜、來護持。台灣,時代之驕子,未來的希望。每一位讀經宣導講師,都應該肩負起對這個時代應有的擔當,擁有獨立思考的膽識,發揮他的創造力,不懼怕,不徬徨,堅實地走出每一步。願我們用人性開導人性,用光明啟發光明,讓每一個人,都能在心靈的激盪中體悟成長的喜悅,以及生命的光輝明朗。經典是滋養德性與才情的源頭活水,文化教養乃人生必須塗抹的底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從這裏開始,犀利的思維、詩意的靈感、原創性的發明,亦從這裏開始。「周雖舊邦,其命惟新」,讓我們懷揣一份古聖先賢立心立命的責任與情操,和天地精神相往來,與古今聖賢通氣息,協宇宙規律同節奏,願時代社會更安和!    

 

二、對象暨人數:(需要宣導講師兩人以上的推薦)

 

      宣導講師工作任重道遠,故本培訓計畫採取邀請制。第一屆至第六屆宣導講師推薦之體制內校長、主任、老師優先考慮,其次邀請認同讀經教育且有實際教學或推廣經驗之老師、家長,已經參加過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華山書院)讀經教育師資研習會,領有結業證書之讀經學園或社區讀經班教師為主要邀請對象。另邀請第一屆至第六屆宣導講師約二十名參與進階課程並擔任隊輔,合計約六十名。

 

三、課程特色:〈課程另行公布〉

 

      在此次培訓活動裡,我們敦請王財貴教授親自指導,展開六天(分三次舉辦)的密集講授與座談,間雜以小組研討、文章導讀、經驗交流、試講、參訪等活動,學員可充分發表及提問,並同步進行分區讀書會,研讀儒、釋、道經典義理與讀經教育相關文獻。另有實習及參訪制度,凡實習結束後通過考核者,授予讀經教育宣導講師證書。

 

四、日期:

 

◎集中培訓:分三次,每次兩天(周六~周日);104年12月26~27日,105年1月30~31日,105年3月19~20日。

◎分區讀書會:於課程結束前由各區隊輔協調成員召開二次,活動照片傳送至本會備查。

 

五、報到時間:上課日上午8點30分

 

六、地點:台中教育大學(台中市民生路140號)求真樓1樓大廳。(位於五權路及民權路口之12層高大樓)

 

七、執行說明:

 

主辦單位: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語文教育學系(讀經教育研究中心)

協辦單位:社團法人臺灣漢學教育協會

               社團法人臺灣讀經教育學會

               財團法人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

               鵝湖月刊社

承辦單位:財團法人臺北市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

 

指導師長:

王財貴(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國立台中教育大學退休教授)

杜忠誥(名書法家,國立師範大學退休教授)

楊裕貿(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語教系主任)

王邦雄(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哲研所教授兼所長、鵝湖月刊社社長)

曾昭旭(華梵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

林安梧(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所長,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董事)

彭雅玲(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語教系教授,南投縣教育處處長)

周碧香(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語教系教授)

施枝芳(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語教系教授)

高瑋謙(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語教系教授,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董事)       


張麗華(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 宣導講師北區副區長,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董事)

陳建利(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 宣導講師中區副區長)

宋育錚(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 宣導講師南區副區長)

 

工作人員:

王   銘(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 執行長)

宇   嫣(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 組長)

徐愛玲(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 專員)

蕭士烜(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 專員)

 

八、課程內容與授課方式:

 

      課程內容以王財貴教授讀經教育理論為主,輔以讀經教學實務、讀經推廣現況及展望、經籍大義、文化潮流、生命哲學、教育哲學、體制教學理論、演講技巧及電腦應用、試講、問題與解答等。授課方式以王教授講學、研讀資料、分享交流、讀經推廣演說試講為主,輔以經典誦讀、詩歌吟唱、基本武術、團體活動及讀書會、巡迴參訪(時間另訂,經費由個人自行負擔)。

 

九、費用:

為積極推廣讀經教育,本次課程六天。第七屆新生宣導講師需支付教材費及餐費$3,000元。

第一屆至第六屆宣導講師需支付350元/天;另交通、停車、住宿等費用請自理。

(若需要住宿中教大國際會館,請於報名時註明,因名額有限將依預約先後順序安排房間。住宿費用約為$1000 /每人,依實際入住房型定價並於報到當日收取。)

 

十、報名方式: 報名截止日期:104年12月4日

 

欲參加者請填具「第七屆讀經教育宣導講師培訓報名表」,並依以下資訊繳納相關費用

 

劃撥帳號:19974757 戶名:財團法人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

轉帳帳號:華南銀行 (代號008) 164100121886

 

完成劃撥或轉帳者,請於收據上註明姓名及聯絡電話,傳真或Email至本會核對

Email: qqdujin@gmail.com 傳真電話(02-29449589)

 

十一、修業暨授證:

 

1、全程參與通過試講合格者,由基金會發給「讀經教育宣導講師」結業證書;
缺課者得以下屆補課(依缺課天數計算)。

2、宣講六場次以上者,請將演講場次時間、地點、人數及照片等檔案Email至本會,經審核通過後,由王財貴教授正式授證成為「讀經教育宣導講師」。

3、宣講場次及人數認定標準:(需符合其中1項)

(1) 6場次,其中2場次聽講人數,各逾20人以上。

(2) 6場次以上,聽講總人數累計逾100人以上。

 

十二、讀經宣導講師之責任與義務:

(1)主動舉辦讀經教育宣導活動。

(2)接受基金會請託或社會各界邀請,前往宣導。

(3)宣導方式有:演講、座談、教學示範等。

(4)由邀請單位供給演講費或車馬費。如邀請單位無經費預算,則請免費義務宣導。

 

附註:為尊重授課講師及維護上課品質,本次課程請勿攜帶小孩一起參與。